目前,蔬菜生产中存在一种“抄袭”现象,露地蔬菜的栽培方法人们已经驾轻就熟,于是就被挪到大棚使用,再被挪到温棚使用。
如在温棚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人们往往沿袭露地蔬菜的种法,先覆膜后定植。殊不知,这种方法在露地适用,可是在温棚中却不适用。先覆地膜后,表层地温升高,幼苗根系大都在表层生长蔓延,一旦遇到低温天气,表层地温下降,根系便会受冻而死。
苗期管理区别 蔬菜专家指出,温棚内的环境不同于露地,判定是不是壮苗、调控各生育期的适宜温度等应根据湿棚蔬菜的最佳形态指标而定。如果按露地蔬菜的标准去调控温度、温度等,有时往往会适得其反,如在种植温室番茄时,茎秆粗壮的植株往往产量较低,而按露地蔬菜的标准来说,这种植株就是壮苗。
实践表明,蔬菜在棚室内生长,由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植株形态相应地发生了改变,有时候幼苗节间拉长并不是旺长,反而正是壮苗的表现。
在温棚蔬菜生产中什么样的苗子才是壮苗?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是否协调?植株缺水的表现如何?等等。到目前为止,人们仍沿用着传统的标准来衡量,按传统的方法管理温棚蔬菜,尽管不会出现大的问题,但却始终难以达到最佳生产状态。蔬菜专家强调,温棚蔬菜应依据植株的长势和形态变化进行管理,如果一味按照教条管理措施去死搬硬套,是不可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的。
温棚蔬菜品种多,各品种对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同,其最佳的形态也不同。已初步总结出一些温棚蔬菜最佳的形态指标。以温棚蔬菜中种植面积最大的黄瓜为例,其最佳形态指标及相应管理措施如下。
在温棚黄瓜栽培中什么样的苗子才是壮苗呢?一般来讲,子叶长成后应向上成15度展开,子叶宽1厘米左右,长5厘米左右。第一片真叶的规格约为5×5厘米,叶柄长5.5厘米左右。第二片真叶的规格约为6.5×7厘米,叶柄长7厘米左右。第三片真叶的规格应为7.5×8厘米,叶柄长8厘米左右。第四片真叶的规格应为8.5×9厘米。第五片真叶再大些。节间的长度依次为2厘米、2.5厘米、3.5厘米、4.5厘米,叶色浓绿,叶柄向上展开30~40度。在管理中,子叶下垂是出苗后降温过快所致,向下反卷是受寒所致,子叶向上卷曲是受药害所致。节间拉得过长是棚室湿度大、光照弱、温度偏高所致,节间不伸长则是温度偏低或土壤干燥所致,叶片过小是氮肥比例大、温度偏高、通风太少所致,叶片过小、发黑则是干旱或肥害所致。
营养生长期管理区别 黄瓜定植缓苗后进入营养生长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止植株徒长。正常情况下,黄瓜甩蔓后植株生长明显加快,节间逐渐拉长,叶面积迅速增大。在苗期最长节间为8厘米长,进入结瓜期后节间长达15厘米左右,叶片规格由10×10厘米逐渐增至18×20厘米,叶面向上展开40~45度。龙头叶片的变化最为明显,一般顶上小叶和邻叶的叶面积比例为2∶1,叶色呈现出嫩黄、黄绿、绿色3种颜色,叶柄和叶片的长度比是1.1∶1。若出现叶片小、节间短、达不到标准时,叶色浓绿的是土壤干旱所致,叶色淡黄的是地温偏低或土壤透气性太差、根系对营养吸收困难所致。叶片过大、节间过长是温度偏高、湿度偏大所致。
结瓜期管理区别 进入生殖生长期(结瓜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止营养生长停滞或徒长。营养生长停滞时,暂时产量上升较快,但影响中后期产量。植株徒长时,前期的产量很难达到预定目标。正常的形态指标主要参照生长点与植株最高开花点的距离,正常情况下,生长点与最高开花点的距离以30~35厘米为宜,节间长度和叶柄展开度应参照营养生长期的指标,叶面积控制在20×22厘米左右。生长点与上部叶开花距离小于30厘米说明温度偏低,要加强夜间的保温工作。叶片变小是脱肥现象,叶片加大是通风不良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