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猪场引种前应做好两项准备工作
1.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包括品种、种猪级别、数量。并做好引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在种猪到达前应将隔离舍彻底冲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七天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
2.目标种猪场的调查了解与选择。
1)选择适度规模、信誉度高、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有足够的供种能力且技术服务水平较高的种猪场。
2)选择场家,应把种猪的健康状况放在第一位,必要时在购种前进行采血化验,合格后再进行引种。
3)种猪的系谱要清楚。
4)选择售后服务较好的场家。
5)尽量从一家猪场选购,否则会增加带病的可能性。
6)选择场家,应在间接进行了解或咨询后,再到场家与销售人员了解情况。切忌盲目考察,容易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导致最后所引种猪与所看到的猪不一致。
二、到目标场挑选种猪要把好三关
引进种猪,最好不要从集市和流动商贩处购猪,因品种质量无法保证,更主要的是容易带入疫病。猪场引进种猪,除了要向种猪销售单位索要具有兽医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外,还要注意把好以下三关:
1.生产性能关:
种公猪:要求品种纯正,活泼喜动,睾丸发育正常,包皮没有太多的积液。成年种公猪要性欲旺盛,爬胯主动,强劲有力;
种母猪:选购种母猪,要选择个体发育良好,无病态表现,反应机敏的母猪,选择生殖器发育良好,阴户较大且松弛下垂,乳头多的个体母猪。另外,还要求耳号清晰,纯种猪应打上耳牌,以便标识。选种时还应注意公母猪的血缘关系,引种数量较大时,每个品种公猪血统不少于5个,且公母比例、血缘分布适中。
2.疫病关:种猪要求健康、无任何临床病征和遗传疾患(如脐疝等)。选猪前应对目标场及该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解,避免从疫区引进种猪。必要时可对一些可能存在的传染病进行实验室化验,以排除某些疫病隐性感染的可能性。
3.环境适应关:实践中大多数引种者往往只重视品种自身的生产性能指标,而忽视品种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因而引种后常常达不到预想的结果。所以,猪场引种时还要把好种猪的环境适应关,引种时要综合考虑本场与供种场在区域大环境和猪场小环境的差别,尽可能地做到本场与供种场的环境的一致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引种时不宜舍近求远。
三、种猪进场及并群五注意
1.注意先隔离:新引进的种猪,应先饲养在隔离舍,而不能直接转进猪场生产区,因为这样做极可能带来新的疫病或者由不同菌(毒)株引发相同疾病。
2.注意消毒和分群:种猪到达目的地后,立即对卸猪台、车辆、猪体及卸车周围地面进行消毒,然后将种猪卸下,按大小、公母进行分群饲养,有损伤、脱肛等情况的种猪应立即隔开单栏饲养,并及时治疗处理。
3.注意加强管理:先给种猪提供饮水,休息6-12小时后方可供给少量饲料,第二天开始可逐渐增加饲喂量,5天后才能恢复到正常饲喂量。种猪到场后的前二周,由于疲劳加上环境的变化,机体对疫病的抵抗力会降低,饲养管理上应注意尽量减少应激,可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多种维生素,使其尽快恢复正常状态。
4.注意隔离与观察:种猪到场后必须在隔离舍隔离饲养30-45天,严格检疫。特别是对布氏杆菌、伪狂犬病(PR)等疫病要特别重视,须采血经有关兽医检疫部门检测,确认为没有细菌感染和病毒野毒感染,并监测猪瘟等抗体情况。隔离期结束后,对该批种猪进行体表消毒,再转入生产区投入正常生产。
5.注意运动锻炼:种猪体重达90kg以后,要保证每头种猪每天2个小时的自由运动时间(赶到运动场),提高其体质,促进发情。
四、解决隔离期内种猪的免疫与保健方面的六个问题
1.参考目标猪场的免疫程序及所引种猪的免疫记录,根据本场的免疫程序制定适合隔离猪群的科学的免疫程序。
2.如果所引种猪的猪瘟疫苗的免疫记录不明或经监测猪群的猪瘟抗体水平不高或不整齐,应立即加大剂量全群补免猪瘟脾淋苗。如果猪瘟先前免疫效果确实,可按新制定的本场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3.重点做好蓝耳病的病原的检测和疫苗的接种工作,而对于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要按国家规定执行(如五号病、某些地方的猪链球菌病等)。
4.结合本地区及本场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情况,做好针对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疫苗接种工作,如喘气病疫苗、传胸疫苗等。
5.对于7月龄的后备猪,在此期间可做一些引起繁殖障碍疾病的防疫注射,如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等。
6.种猪在隔离期内,接种完各种疫苗后,应用广谱驱虫剂进行全面驱虫,使其能充分发挥生长潜能。
五、春季猪场引种预防七大病
最常见的为猪瘟、仔猪副伤寒、喘气病、乙型脑炎、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蓝耳病等。春季前后将进入猪瘟发病高峰期,养猪户要尽快注射猪瘟疫苗。为预防仔猪黄白痢,母猪在产前20天左右要注射大肠杆菌疫苗。除按时注射各种疫苗预防猪病外,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搞好圈舍卫生,加强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