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鲈投苗3500尾/亩为宜
356
切换pc版

  珠海是广东海鲈的主产地,目前投苗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由于去年海鲈价格普降,许多养殖户亏本,导致今年养殖面积减少了2000多亩。虽然近期价格有所回升,但也只是刚好达到保本的水平。据估计,今年斗门的海鲈总共放苗面积在12000亩左右。

  斗门区白蕉镇农业生产办公室的林金华从事多年海鲈病害的防治工作,对于今年的投苗情况,他认为最关键的问题是投放密度要适合。他告诉记者,现在相当多的农户都倾向于高密度的投苗方式,虽说是为了保证产量,实际上得不偿失。由于密度过高,氨氮和硫化氢非常容易超标,这样对幼苗成活率有很大的影响,还不如保持在3500尾/亩左右的投苗密度,这样可以达到成活率和产量的相对平衡。

  今年以来,虽然天气变化较频繁,但对斗门白蕉一带养殖区来说,这样的情况很常见。林金华认为,在病害方面,今年主要需要关注的还是车轮虫和指环虫等寄生虫病,还有肠胃病等消化系统疾病。除此以外,其他的病害较少,今年尤其要做好鱼苗入塘前的消毒工作,这在农户的养殖生产中是经常被忽略的。

  珠海斗门区海洋与渔业局水产高级工程师梁健文则认为,虽然去年的情况很不理想,但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珠海的海鲈还是要继续养下去的。今年除了养殖面积减少以外,总体情况还比较正常,现在2-3厘米的苗价格有0.2元/尾,整个珠海养殖区今年大概投放9千万-1亿尾苗。由于当地的养殖户都已有多年养殖经验,对一般的天气变化和病害都有较好的应对能力,今年影响海鲈养殖的最关键因素就看年底出鱼销售的情况了。(记者孙岁寒)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