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李氏杆菌病
288
切换pc版

  【病原】李氏杆菌为两端钝圆的平直或弯曲的小杆菌、不形成荚膜和芽胞,长1~2微米,宽0.2~0.4微米。多数情况下呈粗大棒状单独存在或成V字形,或成短链,具有1根鞭毛。

  【流行病学】本病感染范围很广,畜、禽、啮齿类和野生经济动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也是人、兽共患的散发性传染病。

  主要传染来源是病貂。通过被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以及直接饲喂带有李氏杆菌病的畜、禽、肉类饲料(副产品)等,都能使水貂感染发病。另外,在饲养场内栖居的啮齿类动物和野鸟对本病的传播也有很大的危险性。传染途径主要是经消化道进入机体。维生素缺乏、寄生虫病和其他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的不良因素,都是发病的诱因。本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多发生于春、夏季。

  【临床症状】幼貂发生李氏杆菌病、表现沉郁与兴奋交替进行、食欲减退或拒食。兴奋时表现共济失调、后躯摇摆和后肢不全麻痹。咀嚼肌、颈部及枕部肌肉震颤,呈痉挛性收缩,颈部弯曲、有时向前伸展或转向一侧或仰头。部分出现转圈运动,此时病貂到处乱撞,当采食饲料时出现腭、颈的痉挛性收缩,从口中流出粘稠的液体,常出现结膜炎、角膜炎、下痢和呕吐。在粪便中发现淡灰色粘液血液。成年水貂除有上述症状外、还伴有咳嗽、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仔貂病程从出现症状起7~28天死亡。(剖检)心外膜下有出血点,肝脏脂肪变性,呈土黄色或暗黄色,被膜下有出血点和出血斑。脾脏增大3~5倍,有出血点或出血斑,肠粘膜有卡他性炎症。脑软化、水肿。

  【诊断】根料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变化和细菌学检查可以确诊。要注意与巴氏杆菌病和脑脊髓炎及犬瘟热相区别。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可在改善饲料的基础上,用新霉素(每支为1万单位)混于饲料中,每日喂3次,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预防】加强卫生防疫,特别是李氏杆菌也属条件性传染病,病腺内在土壤中丛生,所以在阴雨连绵的季节要加强防疫,改善饲养管理。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