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农业废弃物污染,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护和培肥耕地,2006年国家启动了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分别在江苏、四川、广西、湖南、湖北、江西6个省18个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推广涉及103个乡镇、603个行政村,补贴农户24万多个;参与秸秆腐熟剂供应的中标企业5家,补贴秸秆腐熟剂1438吨,实施秸秆还田腐熟面积111万亩。6月22日,农业部种植业司在江苏扬州举办了“2006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通过验收会”。
补贴试点初显成效
在农业部部、省、县三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秸秆腐熟菌剂生产企业的密切配合下,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下,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实施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项目区平均亩增产27公斤,亩增收43元,亩节水33立方米,亩节药12元。
据测,四川省实施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的田块,每亩可减少20%的化肥用量,减少2~3次灌水,节水60立方米。秸秆连续直接还田,抑制杂草的生长,可节药花费20元左右,节省秸秆处理、播栽、除草等10个用工,节约50元,节省机械费50元,以实施面积69万亩计,每年新增效益4503万元。
广西区实施秸秆还田腐熟技术,与对照比平均亩增产35.3公斤,以实施面积25万亩计,增产稻谷892万公斤,每年新增效益810万元。
江西推广节秆腐熟还田4.2万亩,项目示范区亩平均增产3%以上,亩平均节约化肥、劳力40元~50元,土壤有机质增加0.05%以上。
湖南省平均亩增产30.5公斤,增产9.5%,亩增收48.8,亩节省肥料折尿素5.5公斤,节省开支9.1元,亩合计节本增效57.9元。
秸秆最大出路是还田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农业产量的大幅度提高,耕地土壤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土壤肥力特别是有机质等严重下降;二是农村秸秆大量富余,焚烧现象十分严重;三是农田有机肥投入不足。
“秸秆出路何在?如何提高土壤有机质?秸秆还田作肥料的潜力最大。”中国农科院微生物肥料质检中心李俊主任在验收会上肯定地说。
我国每年产生7亿吨秸秆,如何处理?资源如何有效利用?是当前迫切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秸秆的10~20%用于饲料、10%用于轻工原料,还有部分用作燃料。那么,剩余的大部分秸秆出路何在?李俊博士一边介绍情况一边分析说,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项目实施一年的成果表明,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秸秆的最大出路。
一举多得的好项目
通过实施秸秆还田腐熟和配套的栽培和耕作技术,增强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促进了秸秆资源的科学利用,培肥了耕地地力水平,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扬州邗江区万亩秸秆还田综合示范区验收现场,记者看见翠绿的秧苗间,上茬还田的麦秆依稀可见。区土肥站的同志介绍说,补贴项目施用秸秆腐熟菌剂,缩短了秸秆腐熟的时间,利于秸秆还田腐熟技术的推广,也促进了当地耕作制度的改革。一项技术,解决了犁田、耙田、栽秧等繁重的农作过程,推动了轻型栽培技术的发展;再加上与抛秧、直播或小苗带土移栽以及机收机播相配套,减少了劳力,减轻了劳动强度,真是一举多得的好项目。
验收会上,农业部种植业司胡元坤副司长总结说,尽管2006年有机质提升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从各地反映的情况和要求看,该项目的推广范围还应进一步扩大,技术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有待不断探索。他说,围绕国家“节能减排”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耕地质量建设已进一步得到国家的重视,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问题已摆上位置。关键是我们如何把这些有利条件转化为项目优势,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的秸秆问题,让农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国家项目带来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