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胡埭镇试验将蓝藻变肥料
257
切换pc版

  在普通人眼里,蓝藻是造成湖水污染的有害生物,而在专家眼里,富营养化的蓝藻却是巨大的资源库。目前,滨湖区胡埭镇有8个村、2个林茶场和1家绿化公司,正在开展把太湖蓝藻变成肥料的相关试验。全镇施用“藻肥”的花卉苗木基地约有5800亩,已处理蓝藻近3000吨,取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据专家介绍,蓝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气中的氮,而氮可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产。太湖蓝藻体内含氮量高达10%左右,含磷量也近1%。1立方米蓝藻可生产4公斤氮,相当于8公斤尿素。在市沿太湖地区,利用蓝藻作为农田肥料已有数十年历史。我国著名藻类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刘永定教授也在不久前提出,用蓝藻制成的肥料,比普通化肥肥量更高,也更加环保。

  胡埭镇有关负责人介绍,除5800余亩花卉苗木种植基地外,胡埭镇还拥有1.93万亩山林,“藻肥”使用潜力巨大。目前,该镇已在开展“藻肥”施用实验的村、林茶场建立了藻泥存放地,将打捞上来的蓝藻发酵后用作肥料。此外,镇政府还积极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对“藻肥”施用在农作物上的效果、安全性等进行科学研究和严格测试。当地农林专家介绍,如果“藻肥”使用试验最终取得成功,不但可以部分替代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每年还可以“消化”2至3万吨太湖蓝藻,真正实现变废为宝。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