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市长介绍平凉的地理及投资环境
690
切换pc版

平凉市市长在果蔬会平凉致辞推介会上

  农博网讯,2007年10月11日,由甘肃省平凉市人民政府主办,甘肃省泾川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甘肃平凉(上海)平凉金果暨特色卢业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举办。推介会上,平凉市人民政府市长陈伟介绍了平凉的有关情况:平凉是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市辖6县1区,总面积1.1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5万。平凉区位独特,交通便利,商流优势明显。平凉东邻陕西,北接宁夏,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古“丝绸之路”北线东端重镇,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312国道横穿全境,宝中铁路纵贯南北、随着平定高速、银武高速、西平铁路、西平铁路的陆续建设,平凉将成为贯通陕甘宁三省(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平凉生态良好,资源富集,开发前景广阔。现有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5个,森林覆盖率达到22.3%,被农业部划定为全国苹果优势产区,是甘肃主要农林产品生产基地。煤炭、石灰岩储量居甘肃首位,是全省最大的煤电产业基地和陇东最大的建材基地。市内的华亭煤田是甘肃省第一大煤田、全国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

  平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厚重。早在3000多年前,周人的先祖就在泾河流域创造了最早的农耕文化。境内有仰韶、齐家、商周等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465处,馆藏文物3万多件,出土的佛舍利金银棺、西周青铜器和南宋货币银合子等文物被誉为“中华文物之最”。历史上曾出现过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中华针灸医学鼻祖皇甫谧等一大批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近年来又相继挖掘打造出了崆峒山道教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西王母远古文化、皇甫谧医学文化四大“文化名片”,形成了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

  平凉风物绮丽,景点众多,旅游魅力独具。境内有人文、自然景观100多处,中华道教第一山——崆峒山、人文开元第一祖伏羲氏诞生地——古成纪、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西王母宫、神州祭灵第一台——古灵台等享誉海内外。特别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道源圣地崆峒让,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

  多年来,在社会各界和各方宾朋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下,我们抢抓各类机遇,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广泛开展外引内联,形成了以合作开发矿产资源、深度加工农-副产品、配套推动旅游产业、合力打造商贸中心、兴产业、办实业、互促共赢快发展的良好格局。

  “十五”以来,全市累计引进市外资金42.57亿元,有包括上海客商在内的舛94户企业落户平凉。这些客商的加盟和资金注入。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平凉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全市GDP连续三年获持了两位数增长,特别是煤电、草畜、果菜、旅游四大主导产业迅速壮大,“平凉煤电”、“平凉金果”、“平凉红牛”、“平凉旅游”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凸现。2006年,全市原煤产量、发电量分别占到甘肃全省省的50%和20%以上;果、菜产量分别达到51万吨和74万吨,荣获“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平凉金果”获得全国市级苹果类第一个证明商标,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平凉红牛”证明商标注册已被国家商标局受理,牛肉制品、皮革等产品畅销国内内外,平凉已成为西北最大的鞋面革生产基地;以倥侗山为龙头的旅游经济圈初步形成,年接待游客150多万人(次);全市四大产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伴随着全国各地加快发展的主旋律,平凉的发展也正处于抢抓战略机遇的快速发展阶段。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十一五”期问,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开放开发力度,大力弘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开拓进取,务实创新,全力实施十大过10亿元工程,加快建设煤电化运、绿色畜牧、优质果品和西部人文生态旅游四大基地,努力在‘‘四大产业’’开发上取得新突破,煤炭开采量控制在3000万吨以内,就地转化率提高到60%以上,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00万·千瓦左右,发电量达到280亿千瓦时;建成百万头肉牛生产基地,形成年加工25万头肉牛、200万标张皮革的生产能力;果树经济林面积达到20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100万吨,年创汇能力达到1000万美元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这些战略目标的实施,为各位有识之士提供了广阔的创业空间,带来了无限商机。(图\文 刘登亮)

   更多信息请关注:第二届中国国际果蔬产业博览会& 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保鲜技术与设备展览会专题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