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的适宜收刈时间
收割过早,牧草的粗蛋白质含量虽然较高,但含水量也高,干草产量低,调制也较困难,很不经济。同时,也会使草原再生性能减弱,牧草烂根,越冬率低。收割过晚,则干草的品质和适口性降低。那么什么时候打草好呢?这就要根据当地的雨水情况来决定。雨水充足,草长得矮,打草期可后拖些。根据我们的经验:一是看节气。俗话说:“伏天的草,槽中宝”。是指二伏天打草,打倒末伏。此时一般1千克草能顶2千克秋草或3千克霜黄草。二看成色。禾本科草成熟时,由深绿色变为浅绿色,草叶上挂上一层白灰,证明牧草已可收刈。三是用手捋一把草,如果草全部捋断,说明草还嫩,如有50%~60%没被捋断时,说明草已有些枯老了。在东北地区,牧草的收刈期一般以7月末至8月末为宜。此时,牧草营养全面,价值较高,既不会破坏草场,又有利于牧草的再生。
在收刈牧草时,留茬要适当。草茬的长短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打伏草留茬5厘米~8厘米,打秋草稍留长些,以便安全越冬。另外,打伏草期正值雨季,牧草含水量高。调制干草必须精心科学,以防发霉腐烂。
干草调制的意义与原理
如何把收刈下来的牧草饲料储藏好是饲草生产的又一重要环节。储藏干草前须进行调制,干燥是调制干草的重要步骤。干燥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储存干草的品质,一般要求干草的含水量在13%~18%。干草的营养价值高,是草食家畜磷、钙、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同时它也是一种重要的平衡饲料。由于干草易储存,又便于运输,因而是发展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干草调制的技术要点
1.干燥时间尽量缩短。因为牧草在干燥过程中,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由于能量的消耗、维生素的损失等诸多原因,往往使干草的生物学价值下降。因此,要尽量缩短干燥时间。
2.牧草的收集和运输。应尽量在牧草细嫩部分尚未折断和不易折断时进行。
3.对已凋萎的牧草应尽量防止雨露淋湿,避免在阳光下长期暴晒。
干草的调制方法
干草的调制方法很多。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自然干燥法。自然干燥一般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了使刈割下来的牧草细胞迅速死亡,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应采用“地面薄层平铺暴晒法”。暴晒4小时~5小时,使水分迅速蒸发。其优点是不需要额外的能源,成本低,调制方法简便,利于大量生产。如调制得当,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干草。具体方法是选择晴朗高温的天气,牧草刈割下来后,先在草地上按3厘米~5厘米厚铺开,暴晒4小时~5小时后,在叶子开始脱落之前(含水量约为35%~40%),用杈子将草堆成小堆(30千克~50千克);牧草在堆中再干燥1天~2天就可以调制成干草(含水量约为15%~48%)。第二阶段:要加速晒干,使酶类活动尽快停止;要设法减少由于日光暴晒造成的维生素和胡萝卜素损失,故宜采用小堆或小垅晒制,使其逐渐干燥。堆的大小以高1米左右,直径为1.5厘米左右为宜。等水分下降到15%~18%时,可上垛储藏。在空气潮湿地区(如海滨)干草含水量不宜超过10%。
近年来,电力和太阳能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先进的牧草挤压脱水干燥、微波干燥和太阳能通风干燥等技术和方法在畜牧业生产中逐渐得到应用。其中较适宜我国各地的是塑料大棚太阳能干燥法。塑料大棚太阳能干燥法是将待干牧草置于塑料棚内,同时吹入经太阳能加热的干燥空气,以达到干燥牧草的目的。
怎样储藏牧草
牧草经过干燥调制后,湿度达到15%左右时(任意取一把干草,在手中摇动或抖动,有清脆的沙沙声,在手中揉卷不会折断),即可堆成大垛储藏了。垛址要选择地势高、干燥、不积水、离畜舍较近的地点。四周最好要有围墙或夹上帐子。这样可以防风,防散畜祸害。同时,也应与各种建筑物相隔一定的距离,特别是不要靠近高压线路,以防触电起火。草垛四周要挖好排水沟,这样可以减少风雨侵蚀。垛底最好要先垫上一层木头或树枝等,以防垛底受潮霉烂。
干草品质的鉴定方法:在正常情况下,禾本科青干草呈绿色;莎草科呈绿色而有光泽;豆科牧草绿色较鲜,基本不脱叶,气味芳香,无霉味,手搓较柔韧。如颜色异常,则表示日晒过多或经雨淋霉烂,这样的干草不宜饲用。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