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病频发的原因和对策
366
切换pc版

  目前家禽发病呈现出疾病种类不断增加,疾病非典型化,营养代谢病危害日趋严重,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经常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危害加大、病原耐药问题日益突出等特点,导致鸡群生产性能低,产品质量差,疫苗免疫效果不佳,资源浪费,生产成本大等问题,给养鸡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直接制约了养鸡业的发展。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必须采取综合、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促进养鸡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原因分析

  1.疾病控制的基础条件薄弱。目前养鸡业主体众多、规模不一,饲养管理水平和防疫技术相差很大,造成了防疫水平的较大差别。占养殖绝大比例的中小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由于疾病控制的能力较低,造成了疫病的多发、易发。

  2.诊治水平低。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相应的检验设备、防疫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导致疾病诊断水平低。特别是一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致病野毒株与疫苗毒株的鉴别诊断等水平低。

  3.疾病防治观念落后。目前养鸡业在供大于求的市场条件下,经济效益趋向微薄,养鸡场(户)都非常重视疾病的防治。但是由于知识的欠缺,观念的落后等原因,造成了生产过程中往往重视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而忽视创造良好的饲养条件,进行有效的隔离、卫生和消毒及提高机体抵抗力等综合防治措施情况的发生。免疫接种和药物防治存在着如免疫失败、免疫副作用、疫苗研发跟不上病原变化、细菌抗药性增加、药物残留等比较大的局限性,这就要求必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控制疾病。

  4.种鸡选育观念的滞后。一些种鸡场在注重高产性能选育的同时,忽略了抗病性能的培育和筛选,使鸡的抗病性能呈下降趋势。另外,一些经蛋传播的疾病,如鸡白痢、鸡支原体病、鸡腺病毒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等在很多养殖场均有发生,这与种鸡场净化不力,非SPF胚疫苗和抗血清的应用有很大关系。

  5.饲养环境差。饲养环境包括卫生隔离条件、场区环境、舍内环境控制能力、养殖密度、粪便污水处理过程等方面。在养殖环境落后的鸡场,即使选用最优良的品种,最全价的饲料,最合理的防疫措施等,也无法达到鸡只应有的生产水平,同时反倒为疾病的频发创造了条件。

  6.饲养管理水平低。饲养管理水平低下不仅直接影响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而且也影响鸡群的抵抗力和抗病力,导致了疫病的发生。饲养管理差包括很多方面,比较突出的有: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