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辽宁省刺参养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其规模效益明显呈上升趋势。在该产业的带动下,辽宁省不仅刺参海上网箱养殖有了新的起色,而且刺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养成项目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一产业蓬勃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令人担忧的问题是,养殖病害的不断发生并呈蔓延扩大趋势,已严重的影响和制约着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辽宁省刺参发病情况看,在2004年冬季至2005年春季这段时间内,不仅育苗,池塘养殖发病问题严重,而且海上网箱生态养殖以及沿岸水域底播增殖发病问题也都相对较重。这充分说明,刺参病害已不仅仅是在单一业体中发生,而是大范围、多业体的暴发和流行。其特点是发病快,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涉及面广,危害程度大,这的确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和探讨。为弄清发病情况及原因,研讨对策,谋求发展,笔者将2004至2005年在海上进行生态育苗、养成期间的发病情况及原因作一概述并谈一点看法。
一、刺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养成情况概述
为开辟新的刺参育苗生产途径,本着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自然条件,源于自然,利用自然这一法则,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2004年至2005年辽宁省水产种苗管理局在大连湾和大窑湾海域进行了刺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养成试验研究工作。就试验海域情况而言,大连湾水域由于受华能电厂常年排放冷却水的原因影响所致,其海水温度常年比大窑湾海域高1℃~2℃。即使在严酷寒冷的冬季,其水温也始终保持在1℃以上。根据两湾不同的水温情况,育苗工作于2004年5月中旬和6月中旬先后相继展开。经过不同阶段的海上育苗、暂养和养成生产,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2004年11月经辽宁省有关专家鉴定验收,大窑湾刺参生态育苗越冬数量为811万头,幼参个体大的为5.5cm,小的为1.7cm,平均体长为3.3cm;体重为71.5头/50g。11月30日大连湾幼参数量为750万头,幼参个体大的500~2000头/500g,个体小的3000~6000头/500g。根据2003年度海上越冬成活率情况,按越冬成活率50%计算,大窑湾和大连湾的越冬存活数量大致分别约为400万头和300万头左右。由于遭受刺参病害严重影响所致,2005年3~5月份这批幼参死亡相当严重。
二、病害发生的时间、条件和特点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对网箱刺参养成发病情况进行了全过程的跟踪调查和对比分析研究,其病害情况分述如下:
从2005年两湾越冬海参发病情况看,大连湾最早发病时间为3月25日,测得水温为6℃。此时幼参发病症状是口部肿大呈圆形且口部平面齐整,与未发病幼参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在此水温环境条件下发病的数量不多,一个网箱仅发现几个。4月10日~15日,测得水温为8℃~9℃,此时幼参口部肿大数量明显增多,病情渐趋严重。有的参体僵硬失去光泽和弹性,死亡的幼参体表呈浅灰色,吐脏、溃烂化皮死亡率达30%以上。4月20日以后,水温为10℃~11℃时,为发病的高峰期,死亡程度达95%以上。5月1~8日水温为12℃~13℃时,病情明显好转。5月12~15日水温为14℃~15℃时,病情全部消失,几乎看不到死亡现象。
而从大窑湾情况看,其水温条件与大连湾相比则相对偏低,因而其发病时间也相对偏晚。2005年4月22日该湾首次发现幼参口部肿大现象,个别网箱发现几个,此时测得水温为5.9℃。5月3日~8日水温为8℃~9℃时发病个体增多,吐脏、溃烂化皮死亡约占35%左右。5月12日水温为11℃时,为发病死亡高峰期,死亡率高达90%以上。5月15日水温为12℃~13℃时,病情明显好转。5月25日水温为14℃时病情基本解除。
三、对比分析、结论
综合上述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就两湾幼参发病时间而言,虽然在时间上不尽相同,但发病的温度条件、病症特点都极其相似。可以说幼参的发病时间与其生存空间的自然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两湾发病情况表明,在一定的水温条件下,病害程度随水温的升高而不断加重当达到一定水温条件时,病害程度则随着水温的直线上升而反向衰减,最终自生自灭。通过两湾发病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可将病害发生的条件特点归纳为如下几个阶段
1.患病阶段
当水温在6℃左右时,幼参开始发病,为最初口部肿大阶段。
2.死亡阶段
当水温在8℃~9℃时随着口部肿大数量的增多,病情的加重,为溃烂、化皮死亡阶段。
3.死亡高峰阶段
当水温在10℃~11℃时,幼参死亡最为严重,为死亡高峰阶段。
4.病情衰减阶段
当水温为12℃~13℃时,由于水温的升高而使病害程度反向减弱,为病害衰减阶段。
5.终止阶段
当水温在14以上时,病害已失去了自身生存的条件而自生自灭,为病害终止阶段。
通过上述五个阶段的分析结果表明,病害的发生加剧过程和衰减消亡过程的主要内在因素是受水温条件所制约。实践证明,病害在近6℃左右的低温条件下开始发生并随着水温的不断升高而使病害不断加重;在12℃~13℃水温条件下其危害程度已达极限而开始转向减弱;在14℃水温条件下导致发病的病原体己完全丧失其危害作用而自身消亡。
四、发病原因
就刺参养殖病害而言,可以认为,它不仅与病原体的存在有关,而且与其生存空间的生态环境条件及相关因素等也都密不可分,并非单一因素所致。在实际观察和调查了解工作中,我们更加充分地认识到,人类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只注重生产而置生态环境保护于不顾,最终必然深受其害而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
近几年来,沿岸水域污染严重。由于生态大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导致了水质条件发生明显变化,这是产生病害的主要原因。从辽宁省沿岸刺参底播增殖情况看,在近岸水域海流畅通,交换量大的区域,刺参长势好,发病少,死亡率低;而在海水流通不畅,交换量小的区域,则出现发病数量多、死亡率高的问题。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反常现象,这一现象充分表明目前沿岸水域的结构和功能业已遭到严重破坏,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其二是局部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了病情的危害程度。
从两湾现有生态环境看,完全可以验证这一点。大连湾属于半封闭的内湾,水深较浅,水交换能力较低,加之受沿岸排污影响所致,湾内水质较差,并呈严重的富营养化,这是发病原因的根本所在。据调查2004年该湾在其有限的水域空间内,除贝类养殖外,刺参养殖网箱多达5000余个,已大大地超越了该湾所能承载的生态容量,这也是发病的另一重要原因。尤其是2004年冬季至2005年春季该湾海上大风次数较多,因而被风浪搅起的浮泥沉积于网箱底部的数量也相对偏多。观察中发现,栖息于网箱底部稀泥中的幼参,在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发病情况严重,死亡率相当高。从大窑湾情况看,该湾也属于半封闭的内湾,水交换能力与大连湾相似。该水域虽然较深,且沿岸受排污影响相对较小,但由于受多年来海上网箱养鱼过量投饵原因所致,海底残饵数量沉积较多,从而导致了海底生态环境条件不断恶化,加剧了病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据调查2005年5月中、下旬,在该湾内的约30000个刺参养殖网箱全部发病严重,损失惨重。仅举一例,有一业户2004年秋投放150公斤幼参苗种,每公斤为1000头,到发病时止,收获产量不足15公斤。特别是投放海底的参苗,几乎全军覆灭。更为严重的是,海底生长的自然海参也所剩无几。这都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