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尺蠖防治标准
266
切换pc版

  本标准适用于成龄采摘茶园茶尺蠖(Boarmia obliqua hypulina Wehrli)的防治。

  1 名词术语

  1.1 防治标准 在所规定的防治适期下,造成经济损失的增量等于防止该损失的成本的增量时的害虫种群密度。

  1.2 发虫中心 同一个卵块孵化的幼虫,聚集在同一块采摘面上为害。一个聚集点即为一个发虫中心。

  2 防治标准

  2.1 防治适期 根据低龄幼虫食叶量少,聚集性强的特点,确定二龄幼虫盛末期,即二龄幼虫占总数的

  60%时为防治适期。

  2.2 防治虫口密度 在成龄的采摘茶园发生茶尺蠖幼虫为害,其虫口密度每亩达4500头或每米长茶行为10头时,该茶园就需进行喷药防治。

  3 虫口密度调查

  3.1 调查时间

  3.1.1 各代茶尺蠖幼虫发生期。

  3.1.2 晴天,上午10时前;阴天,全天可进行。

  3.2 调查方法

  3.2.1 虫口密度大且分不清发虫中心的茶园,以平行线取样,按茶行每亩取20~40个点,每点取1m长茶行,检查各点上的幼虫数,用公式(1)计算每亩虫口密度。

  d=444.4a/b……………………………………………………(1)

  式中:d── 每亩虫口密度,头;

  a── 调查总虫数,头;

  b── 调查茶行长度,m;

  444.4── 一般茶园茶行行距为1.50m,折合每亩茶园面积的茶行长为444.4m。

  3.2.2 发虫中心分明的茶园,可调查发虫中心及虫数,在调查的茶园面积内,先普查全园发虫中心个数,作上标记,然后随机抽查10%~20%的发虫中心上的虫数,用(2)、(3)公式计算每亩虫口密度。

  n=n0/p0………………………………………………………(2)

  d=Pn/S………………………………………………………(3)

  式中:n── 平均每个发虫中心的虫数,头;

  n0── 被抽查发虫中心的总虫数,头;

  p0── 被抽查发虫中心数,个;

  d── 每亩虫口密度,头;

  P── 全园发虫中心数,个;

  S── 全园面积,亩。

  4 防治效果

  达到防治标准的茶园,在防治适期内,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在保证喷药质量的前提下,喷药3天后调查,其防治效果应达95%以上。

  附 录 A

  防治标准虫口密度的修正

  (补充件)

  由于茶尺蠖天敌种类很多,如单白绵绒茧蜂(Apanteles sp.)、斜纹猫蛛(Oxyopes sertatus L.)、核型多角体病毒、寄生菌等均对茶尺蠖发生有较大抑制作用。因此在应用防治标准时,可用如下公式对防治标准虫口密度进行修正:

  I'=I/(1-P)

  式中: I── 原定防治标准虫口密度,头/亩;

  I'── 修正后防治标准虫口密度,头/亩;

  P── 天敌捕食和寄生率,%。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