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鳖需防止亲鳖春瘟病症
217
切换pc版

  春季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越冬亲鳖开始苏醒。此时池塘养殖一旦管理不当,极度易发生亲鳖春瘟病症,甚至产生死亡,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1、尽快补充营养。一般经过冬眠的鳖,营养大量消耗,早春营养状况普遍较差,必须加强投饲,才能提高抗病力。减少死亡的关键措施之一是,要多投喂动物内脏和鲜螺、蚌肉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每天投量不得少于鳖体重的15%。

  2、注意观察病情。春季鳖刚苏醒时体质极差,最易遭红底板病和红脖子病的侵害。患红底板病的鳖,底板红肿,拒食懒动,解剖可见肝脏呈土黄色,肠内无食物,腹腔有血水。患红脖子病的病鳖,脖子伸长不能缩回,腹部出现红色斑点,咽喉部肿胀,重者口鼻出血,眼睛浑浊发白。对越冬后的鳖,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往往引起大量死亡。

  3、及时防病治病。亲鳖在下塘前除池塘用生石灰(每立方米水体用10-30克)全池泼洒消毒外,也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2.5%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药浴消毒后再投放入池。已发病的亲鳖,可用土霉素,适量搭配维生素E,拌入饲料中投喂治疗,6天为一疗程。每100公斤亲鳖第一天用药200克,每2-6天减半,一般一个疗程就可控制病势蔓延。未发病池可将剂量减半用药,进行预防。

  4、不要随便混养。不少养鳖户为利用喂鳖后的残饵和水体空间,习惯在养鳖池中混养其他鱼类,包括有钻泥性的鲤、鲫鱼等。这些鱼类平时与鳖争食,鳖冬眠期内又会钻泥而使鳖不能安静冬眠。因此,鳖池中只能放养少量鲢、鳙鱼,不能放养有钻泥习性的鲤、鲫鱼等。

  5、随水温消毒换水。由于投喂饵料等原因,会使水质逐步恶化,病菌大量繁殖而导致疫病流行,对刚苏醒的亲鳖极度为不利。因此,当水温达15-18℃以上或水质明显变坏时,要大换水一次,平时每周适当换注一定量新水。气温升高至25℃以上时,每月须对鳖池泼洒生石灰清塘消毒一次,适宜浓度为每立方米水体20-30克。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