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大地老虎
365
切换pc版

  学名 Trachea tokionis (Butler)异名Agrotis tokionis Butler鳞翅目,夜蛾科。别名黑虫、地蚕、土蚕、切根虫、截虫。分布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福建、江西、湖南、广西、云南。

  寄主 蔬菜、玉米、烟草、棉花、果树幼苗。

  为害特点 参见小地老虎。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0一22mm,翅展45—48mm,头部、胸部褐色,下唇须第2节外侧具黑斑,颈板中部具黑横线1条。腹部、前翅灰褐色,外横线以内前缘区、中室暗褐色,基线双线褐色达亚中褶处,内横线波浪形,双线黑色,剑纹黑边窄小,环纹具黑边圆形褐色,肾纹大具黑边,褐色,外侧具1黑斑近达外横线,中横线褐色,外横线锯齿状双线褐色,亚缘线锯齿形浅褐色,缘线呈一列黑色点,后翅浅黄褐色。卵半球形,卵长1.8mm,高1.5mm,初淡黄后渐变黄褐色,孵化前灰褐色。老熟幼虫体长41—61mm,黄褐色,体表皱纹多,颗粒不明显。头部褐色,中央具黑褐色纵纹1对,额(唇基)三角形,底边大于斜边,各腹节2毛片与1毛片大小相似。气门长卵形黑色,臀板除末端2根刚毛附近为黄褐色外,几乎全为深褐色,且全布满龟裂状皱纹。蛹长23—29mm,初浅黄色,后变黄褐色。

  生活习性 年生1代,以幼虫在田埂杂草丛及绿肥田中表土层越冬,长江流域3月初出土为害,5月上旬进入为害盛期,气温高于20℃则滞育越夏,9月中旬开始化蛹,10月上中旬羽化为成虫。每雌可产卵1000粒,卵期11—24天,幼虫期300多天。

  防治方法 (1)预测预报。对成虫的测报可采用黑光灯或蜜糖液诱蛾器,在华北地区春季自4月15日至5月20日设置,如平均每天每台诱蛾5—10头以上,表示进入发蛾盛期,蛾量最多的一天即为高峰期,过后20一25天即为2—3龄幼虫盛期,为防治适期;诱蛾器如连续两天在30头以上,预兆将有大发生的可能。对幼虫的测报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如定苗前每m2有幼虫0.5—1头,或定苗后每m2有幼虫0.1—0.3头(或百株蔬菜幼苗上有虫1一2头),即应防治。(2)农业防治。早春清除菜田及周围杂草,防止地老虎成虫产卵是关键一环;如已被产卵,并发现1—2龄幼虫,则应先喷药后除草,以免个别幼虫入土隐蔽。清除的杂草,要远离菜田,沤粪处理。(3)诱杀防治。一是黑光灯诱杀成虫。二是糖醋液诱杀成虫:糖6份、醋3份、白酒1份、水10份、90%敌百虫1份调匀,或用孢菜水加适量农药,在成虫发生期设置,均有诱杀效果。某些发酵变酸的食物,如甘薯、胡萝卜、烂水果等加入适量药剂,也可诱杀成虫。三是毒饵诱杀幼虫(参见蝼蛄)。四是堆草诱杀幼虫:在菜苗定植前,地老虎仅以田中杂草为食,因此可选择地老虎喜食的灰菜、刺儿菜、苦卖菜、小旋花、苜蓿、艾篙、青篙、白茅、鹅儿草等杂草堆放诱集地老虎幼虫,或人工捕捉,或拌入药剂毒杀。(4)化学防治。地老虎1—3龄幼虫期抗药性差,且暴露在寄主植物或地面上,是药剂防治的适期。喷洒40.7%毒死蚂乳油每667m290—120g对水50—60kg或2.5%溴氰菊酪或20%氰戊菊酯3000倍液、20%菊·马乳油3000倍液、10%溴·马乳油2000倍液、90%敌百虫8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倍液。此外也可选用3%米乐尔颗粒剂,每667m2 2—5kg处理土壤,具体方法参见网目拟地甲。

下附件: 点击下载附件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