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农创新:增氧工艺改一改 用电节省近三成
304
切换pc版

  作者: 潘寅超
  
  目前,正是南美白对虾集中上市的季节。这几天,在林埭镇虾农沈建林的5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场里,前来收购虾的商贩们每天都熙熙攘攘,一片忙碌的景象。小虾米如何能养成“大肥虾”?沈建林告诉记者,这都是得益于今年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的一个小小创新。“改传统的水面增氧为底部增氧,小虾米自然而然就成‘大肥虾’了。”沈建林一语道破“天机”。
  
  该镇虾农徐汉文的4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场今年也迎来了大丰收。走进他的养殖场,只见养殖塘的水面不停有一排排的气泡冒出,而透过水面,隐约可以看见养殖塘水底面整整齐齐地排放着用来增氧的输氧管道。作为该镇将底部增氧这项技术运用到养殖中去的第一批“尝螃蟹”的人,徐汉文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与传统增氧方式相比,这种底部增氧的方式增氧面积大,塘底与表面都能增氧,使水里面的氧气得到了均匀的分布。氧气分布均匀充足,病害发生的概率就少,每亩塘养殖的投放虾苗也从原来的4000尾左右增加到了6000多尾,足足增加1/3以上的投放量,产量得到了大大的增加。与此同时,变水面增氧为底部增氧,一个马达所能使用的面积达到了30亩左右,平摊下来的用电量只有每亩0.5千瓦左右,相比传统的增氧机每亩所需电量0.75千瓦足足节省了1/3。“一加一减,好处自然不少。”徐汉文笑着说。
  
  南美白对虾养殖是林埭镇水产养殖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到去年年底,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3000多亩,产值达到1000多万元。但由于近年来苗种品质下降、水环境恶化、病害频发等原因,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风险也日益增大。为规范养殖生产,推广健康养殖模式,有效降低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风险,林埭镇积极引导广大养殖户转变经营理念,推广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等模式,引进改良技术,改原来传统的水面增氧为水底增氧,帮助养殖户减少养殖风险,促进水产养殖健康发展。据了解,目前该镇已有14户南美白对虾养殖户开始运用该项增氧新技术,使用面积达到650余亩。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