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套种蕹菜 水好鱼好菜好
310
切换pc版

  茶馆跑堂:本报记者周金泉、闻亚
  
  将 “土生土长”的蕹菜种入水中,不仅可以净化鱼塘水质,养殖生态鱼,而且蕹菜得水之灵气,质地脆香嫩气,市场卖1元/把(8两)还打拥堂。这一巧妙的种养结合的方法,德阳市旌阳区今年在省内率先而为,使当地一些“尝鲜”的养鱼户平添了一份收益。这是记者最近在德阳看到的一个新鲜事。
  
  据了解,鱼塘由于饵料残渣及鱼粪的日积月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为了调节水质,通常的做法是投放化学药物。但这样一来,水产品的安全则经受严峻的考验。为此,德阳市集合水产研究所从去年开始进行了一项试验,他们通过在鱼塘中种植蕹菜来代替化学药物调节水质,结果发现蕹菜能有效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和COD含量,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而且,蕹菜还是一种经济作物,具有一定的增收作用。
  
  自今年开始,研究所在旌阳区德新、柏隆、杨嘉等乡镇确定了3个养殖大户、500亩大水面以及几十口微水池,利用项目资金购买蕹菜种免费发放给养殖户,鼓励他们在水中套种蕹菜,取得了“双丰收”。从6月9日起,旌阳区德新镇富新村养鱼大户谭信田在大约8亩的养殖水面,套种了0.4亩蕹菜,从此不再用化学药物调节水质。他发现水质得到改善,“鱼浮头的现象比去年少了”。随着7月下旬第一轮蕹菜的采摘上市,更给他带来接连的惊喜:“这个水蕹菜,最大的特点就是比土头种的香脆嫩气。头一轮,我拿了140多斤到市场卖,结果半个小时就卖完了,现在,我已经卖了三轮,共有400斤500把,每把卖8角,抢手得很。如果是专门做菜生意的人来卖的话,每把起码还要多卖2角。”
  
  谭信田的这些蕹菜自投种以后,就没有施肥、打药,也没花时间去管理,他预计还可以收300多公斤蕹菜。“我种得太晚了,如果是在3月份下种,蕹菜起码还要多采几轮。我估计,1亩净的蕹菜水面,产量应该上万斤,收入上万元。”
  
  谭信田8亩水面仅套种了0.4亩的蕹菜,而按照德阳市集合水产研究所的试验结果,8亩水面理论上应套种1.6亩的蕹菜,这就是说每1亩水面就要拿其中的20%来套种蕹菜,这样将发挥较大的效益。
  
  德阳市集合水产研究所负责人陈文全告诉记者,明年还将在德阳进一步推广在养殖水面套种蕹菜的做法,而且,还将考虑丰富套种的品种,比如水芹菜、菖蒲、水生药用植物,这些水生的植物兼具净化水质和经济作物的功能,既能保障水产品的安全又能为养殖户增加一份收入。
  
  闻亚:桑树下套种蔬菜、梨树下套种茶树……各种各样的套种模式给农户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鱼塘套种蔬菜,一改我们熟悉的在土地里套种,把套种的地方搬到了鱼塘里。通过这种模式,不花钱就可使鱼塘的水质更好,而且蔬菜还可以卖钱,达到增收目的。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