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速度对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的影响
367
切换pc版

  1.对拔禾轮工作的影响

  拔禾装置的功用是把谷物拔向切割器,扶持茎杆配合割刀进行切割,并及时将割下的谷物推送到输送装置上。这就要求拔禾轮的压板转到底部位置时,相对割台应有向后运动,因此拔禾轮的圆周速度要大于机器的前进速度,或者说λ=V拔/V机>1,二者比值λ称为拔禾轮的速度比。一般谷物收割机的λ值约在1.5—1.7的范围内。当机器速度随地块条件和作物生长状况而改变时,为保证拔禾轮的正常工作,拔禾轮转速应作相应调整。

  2.对切割器切割质量的影响

  割刀走过一个行程时机器前进的距离称为进距。当进距过大时易产生漏割,进距过小时发生重割。

  割刀的进距取决于割刀的平均速度与机器前进速度的比值β,β称为刀机速比。为了获得较好的切割质量,割刀平均速度与机器前进速度应配合恰当。实践证明,一般收割机刀机速比为0.8—1.2时工作质量较好。

  3.对脱粒、分离和清选质量的影响

  机器的前进速度直接影响喂入量的大小,进而影响脱粒、分离和清选质量。①脱粒:喂入量过大,通过脱粒间隙的谷层较厚,谷粒损伤小,但谷粒通过凹板的分离率降低;②分离:喂入量过大,茎杆层厚度增大,分离损失增加;③清选:喂入量过大,物粒层较厚,不易抖动,谷粒通过筛孔困难,清选损失增加。

  4.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前进速度降低,喂入量减少,生产效率降低;反之,前进速度增加,喂入量加大,生产效率提高。但是,喂入量过大除了引起作业质量下降,还可能会造成联合收割机堵塞故障,影响联合收割机的效率,甚至引起收割机运动零部件的变形损坏,使机具停止作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5.对发动机功率及工作部件功率的影响

  多数联合收割机的行走装置与工作部件共用一个发动机,行走装置和各工作部件的耗用功率之和就是联收机耗费的总功率——发动机功率。良好的工作状况是:联收机全幅工作达到额定喂入量,并保证作业质量,同时发动机功率能充分利用。

  在一定的土壤和作物条件下,行走装置和工作部件功率耗费均与机器前进速度成正比;当在作物状况差异较大的不同地块上作业时,二者耗费的功率不成比例。当作物产量过低时,要保证机器的额定喂入量,必须提高作业速度,这时行走功率耗费过大,可能出现发动机剩余的功率已经不能使联合收割机保持额定喂入量而不能正常工作。当作物的产量很高时,为避免超负荷,机器的前进速度降的很低,发动机的功率就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