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季节,低温高湿的棚室环境,为该病的发生创造了适宜的条件。当前,正值灰霉病发生的高峰期,并且一旦发生,因其孢子量大,传播速度快,“防不胜防”,有的甚至会因此而拉秧倒茬,是当前棚室蔬菜病虫害的“头号杀手”。
那么,应该如何防治灰霉病呢?这一期的“植保医院”,我们就重点来谈一谈灰霉病的全方位防治,以供菜农参考。提温排湿防灰霉
灰霉病难防治,原因之一:低温高湿。
灰霉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其发病适温20-25℃。但是,因其发病适宜温度与绝大多数棚室蔬菜生长的适宜温度相近,所以,在管理上难以通过对温度实行单独管理来控制灰霉病的发生,需要配合排湿一并进行。
灰霉病对湿度要求严格,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时易发病,高湿维持时间长,发病严重。棚室内持续较高的相对湿度是造成该病发生和蔓延的主导因素,尤其在连阴雨多的时期,气温偏低,放风不及时,棚内湿度大,会使灰霉病突然暴发和蔓延。
根据上述理论基础,我们可以对温湿度如此调控来防治灰霉。
上午迟放风,超过30℃开始放风。在棚内相对湿度较高的时间段,尽量提高棚温,避开灰霉病的发病适温。
当温度降到25℃时,中午继续放风。降低棚内湿度,避开高湿的为害。
下午温度维持在20-25℃,至20℃时停止放风,其目的是使夜间温度保持在15-18℃之间,在棚内相对湿度最高的时间段,避开灰霉病的发病适温。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阴天期间,中午也应通风排湿。
但是,上述放风措施不适于豆类蔬菜,特别是处于初花期的豆类蔬菜,管理上需要注意。
另外,放风排湿其实仅仅是降低棚内湿度的一部分,还应通过膜下浇小沟、浇小水,以及种植畦覆盖地膜和操作畦覆盖稻草等措施控制棚内湿度。清除病残防灰霉
灰霉病难防治,原因之二:腐生性强。
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灰葡萄孢,其寄生能力弱,腐生能力强。也就是说,灰霉病多从枯枝、烂叶、残花等腐败的部位开始侵染。因而,防治灰霉病就应先清除病残体,切断灰霉病菌侵染的渠道。
首先,要清除残花。
残花是灰霉病最为主要的侵染源,绝大多数因灰霉病造成的烂果都是由残花开始的。因此,一定要及时将残花清除,包括残留在果实上未脱落下的和掉在茎叶和地上的。特别是开花量多的樱桃番茄、芸豆等作物。
樱桃番茄果实坐住后,很多花瓣不能正常脱落,而与花萼紧贴,这就要求菜农要进行“拾”花。但是,“拾”花时要注意,不要在果实坐住后就进行拾花,这样因果皮较嫩容易擦伤果皮,后形成残次果。一般在果实坐住如大豆粒大小时拾花即可。同时,拾花时要注意动作轻巧。
芸豆等豆科蔬菜,花瓣不脱落的,多是附着在果实的顶端,一般采用“摇”花即可。“摇”花,即摇动植株,助花脱落。
同时,对于掉落于茎叶和地面上的残花要捡拾出棚。
另外,对于蘸花的丝瓜、黄瓜等作物,可在蘸花药中混加异菌脲300倍(也可用咯菌腈),为了增加着药量,可在药液中加入500倍中性洗衣粉,来增加药效。
其次,要清除老叶、黄叶、烂叶和枯枝。
这是植株调整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意义就在于这些茎叶虽然不消耗营养,但容易感染病害,成为传染源。
需要注意的是:这项工作要在晴天进行,并且在清除茎叶后要喷洒一次杀菌剂,避免病菌从伤口感染而烂茎死棵,可用链霉素3000倍进行喷施预防。
再次,要正确摘除灰霉病果或病叶。菜农都明白及时清除灰霉残体来达到控制灰霉病的传播这个道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很多菜农在摘除植株上的灰霉残体时,很容易将灰霉孢子抖落,这些灰霉孢子抖落在空气中,通过空气再次进行传播。因此,摘除感染灰霉病的组织时,可用打火机烧一下或者用小袋将整个部位包住,再进行清理。
最后,还要提醒菜农朋友:千万不要将上述的病残体在棚中随意放置,要将其带出棚外,集中深埋。喷熏结合治灰霉
灰霉难防治,原因之三:病原孢子量大。
我们看到感病部位密生的灰色霉层,即是灰霉的病原孢子,这些病原孢子可随风、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进行再侵染。而在生产之中,一些菜农常单纯依赖喷药防治灰霉病,于是就有了前文所说的“防不胜防”。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药液喷洒在病菌上,杀菌的同时,因病菌孢子量大而喷药又不严,因而也帮助了一些病菌的传播。特别是在田间郁蔽、枝叶繁茂的棚里,这种状况表现得更加明显。
二是喷药的同时,也增加了棚内的相对湿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为病菌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条件。
三是若遇连阴天,不宜采取喷药防治灰霉病(因为不仅容易降低药效,还会存在药液附着在植株上时间过长产生药害的危险),又不能任其发展。
因而,防治灰霉病不能单靠喷药,还要配合熏烟。
相对于喷药来说,熏烟不仅不会增加棚内湿度,还有降低棚内湿度的效果,并且熏烟杀菌全面,可实现全棚杀菌的目的。喷药与熏烟结合,取长补短,控制灰霉病的发生发展。
喷药:在晴好天气下进行,可在上午叶片干后或下午喷药,但严禁中午高温时间用药,以防产生药害。
药剂可选择扑海因1500倍、嘧霉胺1000倍、烟酰胺800倍、嘧菌环胺1000倍、乙烯菌核利800倍等药剂。
熏烟:可在傍晚闭棚前熏施,也可在阴天时熏烟。
烟剂可选百速烟剂、菌核净烟剂等。
一般情况下,喷药与熏烟交替进行即可,或者喷二次药、熏一次药。若灰霉病发生较重时,则可将喷药与熏烟结合起来进行防治,即白天喷药、晚上熏烟。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不论是药剂,还是烟剂,都要按照作物的不同而选择。如茄子和豆科蔬菜对嘧霉胺敏感,因而在选择药剂时,尽可能地选择其它药剂;这二类作物也对菌核净敏感,因而在熏烟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用量和熏烟时间,其安全用量为200克/亩,熏烟时间为8小时左右。轮换用药治灰霉
灰霉病难治,原因之四:重复用药。
菜农朋友多存在着“哪种药好,就将哪种药一用到底”的做法,重复用药现象特别严重。
治疗灰霉的药剂多为内吸性的,连续喷施2-3次后,病菌易产生抗药性,其防治灰霉病的效果会大大降低,即使是加大用量也难以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这也是菜农朋友常说的“喷了某某药剂,没有看到效果”的真正原因。因而,在用药防治灰霉病时,要轮换用药或混配用药,避免重复用药。
这里我们所说的重复用药,不仅仅说的是同一名称的药剂,还包括药剂名字虽不一样,但是其有效成分却是一样的药剂。如嘧霉胺又叫施佳乐、异菌脲又叫扑海因等。
目前市场上常用的杀灰霉药有菌核净、腐霉利、异菌脲、嘧霉胺、嘧菌环胺、烟酰胺、啶菌恶唑等。为防止产生抗药性和提高防效,建议菜农朋友轮换交替用药或合理复配使用。
发病前:可用腐霉利1000-1500倍、异菌脲1000-1500倍等药剂交替轮流喷雾;也可与百菌清或铜制剂一起喷用预防灰霉病的发生,避免重复用药,防效差的情况发生。
发病初期:可用乙烯菌核利(农利灵)800倍、嘧霉环胺(和瑞)1000倍、嘧霉胺(施佳乐)1000倍、啶菌恶唑(菌思奇)2500倍等药剂轮换用药进行喷治。
发病高峰期:可用腐霉利或异菌脲与发病初期的应用药剂混配进行防治。防治灰霉四注意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植保的方针,对于传播快、为害重的灰霉病更应如此,遵循“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防治方法。
除去上述防治措施外,在防治灰霉病时,还要注意以下四点:
注意一:抓住三个防治时机。
1.定植前:全棚消毒,杀死残存在在棚室中的病原菌,为后期有效控制灰霉病奠定基础。其方法可以是,全棚喷施速克灵、扑海因等防治灰霉病的药剂,配合熏施百速烟剂。
2.开花期:及早用药,避免其从腐败的花瓣开始侵染。既然已掌握灰霉病菌多从花瓣开始侵染的规律,那么就应及早用药进行控制,这样可使灰霉病不致大发生。
3.果实膨大期:果实膨大期,营养集中供应果实的生长,易使茎叶缺乏营养而降低抗病能力;同时,因果实膨大期需水量大,易形成高湿的环境,所以该期也是防治灰霉病的关键时机。
注意二:灰霉病大发生时,要减少通风,先治病。
通风,有利于灰霉病菌的传播。在灰霉病大发生时,应尽可能地少通风或不通风,在控制住病情后,再进行正常通风,以免造成灰霉病泛滥成灾,无从下手防治。
注意三:变更用药次数,合理用药防治。
一般说来,7-10天是用药间隔期,但该间隔期需要根据棚室蔬菜长势情况而定,若植株生长健壮,可10-15天用一次药;若病害发生较重,则应在合理用药的情况下,缩短间隔期为5天左右一次,连续进行防治,以利于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
注意四:及时收看天气预报,在阴雨天气来临前及时用药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