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提示:一例河蟹烂肢病的防治技术
248
切换pc版

  4月5日笔者接到泗洪县龙集镇一示范户电话,说他的蟹塘河蟹发现死亡现象,且死亡数量较大。5日下午笔者到该养殖户塘口诊治,该塘口净水面有13亩左右,平均水深在60cm,巡视一周发现100多只死蟹,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有黑色斑点,爪尖磨损、不完整,背甲后部翘起。据该养殖户介绍,他在2月份从上海崇明购买的幼蟹,由于清塘药物未失效,又在网箱里暂养了2个星期才将幼蟹放入池塘。笔者诊断这是典型的河蟹烂肢病症状,是河蟹养殖早期主要的病害,如不及时防治,幼蟹在第一次蜕壳时不能顺利蜕壳,死亡率在80%以上,危害极大。

  河蟹烂肢病病症: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烂,有黑色斑点,爪尖磨损、不完整,行动迟缓,摄食减少甚至拒食,最终因无法蜕壳而死亡。

  病因:幼蟹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受伤或生长过程中被敌害致伤,引起病菌感染且没有及时消毒。

  防治方法:

  1.在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细心操作,勿使幼蟹受伤,以免被病菌感染;尽量避免用网箱长时间暂养幼蟹;

  2.蟹种下塘前将幼蟹置于0.1ppm苗康宝溶液中浸泡15分钟可防止此病的发生;

  3.发生烂肢病后,每亩水面水深1米用蟹病康300克全池泼洒,连用2~3天,同时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恩诺沙星,喂3~5天为一个疗程,连喂2个疗程。

  作者:江苏省泗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杨如举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