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青蟹笼养技术再次取得突破,从立体式的“单身公寓”搬进了套房式的“小高层”,产量提升四倍,年综合收益更是比传统养殖超出百余倍。7月20日下午,记者带着疑惑“走进”了位于蛇蟠岛天然海区“海底青蟹城”。
一踏上“青蟹城”,出现在脚下的是用木板隔开的100多个养殖池。“这些隔板就是‘城市’的交通要道,养殖池的水面下都有十几幢‘高楼’。”三门丰源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俞海潮介绍,每个仅16平方米的养殖池可以深水笼养1000多只青蟹,抵得上4-5亩传统养殖塘,效益明显。
俞海潮稳步走在隔板上,一弯腰,抓着吊绳往上一提,毫不费力地将一幢“青蟹楼”从2米多深的海水中搬迁到了管理平台。
仔细打量,这幢绿色迷你“小高层”,长60厘米,宽50厘米,共6层,每层有四户,每只青蟹都是独门独户,一幢就能住24只。
“先将缢蛏盛放在6层的四面斗格圆柱中,再插入箱体中间的圆形喂料区内,打开喂料开关,食物就被‘电梯’送入每家每户。”俞海潮告诉记者,平时喂料很方便,直接将喂料器塞入喂料区,就可以为深水中的每只青蟹定时定量供应营养餐。
“立改套”笼养设备,是在原先的单个椭圆形鲍鱼筒的基础上改进的,最后由12副模具生产组合而成。这可是俞海潮的得意之作,养殖的人工管理成本下降近一半,现正在申请外观设计、实用新型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据介绍,三门青蟹对水环境要求非常苛刻,普通养殖塘容易因缺氧、水质变化等因素严重影响产量,传统养殖方式成活率不到10%。而海域深水养殖则可以避开这些难题,特别是在温差控制、水环境稳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成活率达到50%以上。目前,该渔排养殖区共养殖12000多只青蟹。
“青蟹还小时用缢蛏喂养,长大些就改用牡蛎,可以增加活动量,改善肉质。”俞海潮说,选取清明后的拇指苗养殖,每次喂食的都是从码头收购的野生缢蛏,后期则喂养自有养殖基地生产的牡蛎,能迅速育肥,一个半月即可上市销售。
漂在大海中,台风来了会不会有风险?俞海潮对此并不担心,这几年该海域台风影响较少,但也经历一些大风浪,渔排基本没有影响,“只要不是台风直接登陆应该没有大问题。”
“‘立改套’后住上小高层的青蟹,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都大大提高,可以实现时间、空间、效益三丰收。”俞海潮认为3两的青蟹,不仅肉质鲜美,而且价格较高,每公斤可达160元,特别是循环时间短、收效快,一年能养两季。此外,他还进行育肥、越冬两季养殖,一年就能培育四季青蟹,青蟹养殖让俞海潮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