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菜病害需细防
402
切换pc版


  细菌性疫病
  症状及发病条件  菜豆细菌性疫病又称火烧病、叶烧病,是菜豆常见病害,除为害菜豆外,也可浸染豇豆等。菜豆地上部分叶、茎蔓和豆荚均可发病,而以叶部为主。被害叶片、叶尖和叶缘初呈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像开水烫状,后扩大呈不规则灰褐色的斑块、薄纸状,半透明。干燥时易碎破,病斑周围有黄绿色晕圈,严重时病斑相连似火烧状,全叶枯死,但不脱落。潮湿时腐烂变黑,病斑上分泌出黄色菌脓,嫩叶扭曲畸形。茎上病斑呈条状褐色溃疡,中央略凹陷,绕茎一周后,上部茎叶萎蔫枯死。豆荚上病斑多不规则,红褐色,严重时豆荚萎缩。
  传播方式  病菌主要在田间借风雨、昆虫及农事活动传播。病菌发育适温30度,相对湿度85%以上,高温、高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保护地通风不良、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病,露地夏季多雨、多露发病重。重茬种植、肥力不足、管理粗放病害也较重。
  农业防治  最好与葱类蔬菜轮作,拉秧时清除病株残体;保护地实行高畦定植、地膜覆盖,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温环境,增施腐熟有机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选用50%加瑞农、或200ppm农用链霉素、或200ppm新植霉素喷雾,每隔7天1次,连续喷药3—4次。
  炭疽病
  症状及发病条件  菜豆炭疽病是菜豆的重要病害,发生较为普遍,除为害菜豆外,还为害豇豆等。叶、茎、豆荚均可感病。苗期染病在子叶上生成红褐色的圆斑,凹陷呈溃疡状。成株发病,叶片上病斑多发生在叶背的叶脉上,常沿叶脉扩成多角形小条斑,初为红褐色。叶柄和茎上病斑凹陷龟裂。豆荚上病斑暗褐色圆形,稍凹陷,边缘有深红色的晕圈,湿度大时病斑中央有粉红色粘液分泌出来。
  传播方式  病菌主要在田间靠风雨、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温度为20—25度,湿度大利于病害发生,在天气凉爽、多雨、多露的季节发病重。地势低洼、连作、密度过大、土壤粘重也会加重发病。
  农业防治  与非豆科作物实行2年以上的轮作;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偏砂性土壤栽培。从无病豆荚上采种。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亩40千克喷雾,间隔7天一次,共喷药2—3次。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