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红薯烂窖应把好“三关”
333
切换pc版

    1、把好入窖前旧窖消毒关。一般红薯在收获前10天左右进行消毒。①刮去窖壁陈土4厘米,窖底铲除污土15厘米,清除污土后,撒上一层石灰,窖壁可用石灰浆涂刷。②用硫磺熏窖。每立方米空间用硫磺50克,点燃后封闭窖口,熏1—2天后打开通气孔。③窖内喷洒1%硫酸铜溶液或甲醛50倍溶液,也可用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进行密封熏蒸。④用200倍辛硫磷喷湿窖底和窖壁,也可用2%福尔马林喷洒消毒。  2、把好入窖后温度控制关。红薯入窖初期气温较高,红薯呼吸强度大,放出大量水汽、二氧化碳和热量。这时窖内温高湿度大,在无病害和病害极轻的前提下,应打开气窗降湿散温,当气温降到10℃左右时,再关闭气窗,使窖温稳定在8—10℃,相当湿度控制在80—90%。入窖20天后,进入贮藏中期,红薯呼吸减弱,发热量少,气温下降,这时易发生冷窖,应采取措施保温防冷,保持窖温8—10℃。贮藏后期是春雨季节,应防止薯窖漏水和渍水。这时晴天可日开夜关窖门,每隔两天进窖检查,捡出烂薯。  3、把好病菌预防关。要选无病斑、无虫伤、无裂口、无破皮的红薯入窖。在黑斑病、软腐病严重的情况下,应采取高温愈伤处理。红薯高温处理要升温快,降温快,保温好。要求点火升温48小时左右,薯堆上层温度达38℃、下层温度达35℃时应立即停火,然后保持36—39℃之间48小时。48小时后,窖温迅速降到15℃,贮藏期温度保持在9—12℃。红薯入窖前可用50%代森铵200至300倍溶液,或50%甲基托布津或25%多菌灵500—1000倍溶液浸10分钟,晾干后入窖可防黑斑病。对干腐病严重的窖,可用保温保湿愈合处理,即鲜薯入窖后马上封闭门窗15天。对线虫严重的红薯,收获时集中放在田间用400—500倍辛硫磷喷湿薯块,然后晾干贮藏,有良好防效。   (钟祥市中山成人技术学校王华山魏邦兴邮编:431903)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