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焦腐病防治
383
切换pc版

猕猴桃焦腐病(Yangtao Botryosphaeria rot) 又称褐腐病。主要为害果实和枝蔓。

症状

果实被害多发生在收获和贮运期,此前果皮外观无任何病症,到后熟期出现症状。初期病斑呈浅褐色,周围黄绿色,最外缘较远距离处具一浓绿色的晕环带。中后期病斑渐凹陷,近圆形至椭圆形,大小3.1~3.5×4.6~6.5(mm),褐色,酒窝状,表面不破裂,在凹陷层下的果肉淡黄色,较干,部份病斑出现腐烂。腐斑不溃烂时则呈软腐,果皮松驰,凹斑渐转为平覆,部份在空气中干燥龟裂呈指状纹,果皮易与果肉分离。两种症状的病部均呈圆锥形深入到果肉内,导致果肉组织变成海绵状,具酸臭味。枝干受害多发生在衰弱的枝蔓上,初病斑为水渍状浅紫褐色,后转为深褐色。在湿度大时,病部迅速绕茎横向扩展,侵达木质部,造成皮层组织大块坏死,枝蔓也随之萎蔫干枯。后期病斑上产生许多黑色小点粒,即病菌子座及子囊壳。

病原

Botrydiplodia theobromae Pat.=Lasiodiplodia theobromae (Pat.) Criff. et Maubl 称可可球色二孢,属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为Botryosphaeria rhodina (Cke.) Arx称柑橘葡萄座腔菌,属子囊菌门真菌。病菌形态特征参见柑橘焦腐病。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菌丝或子囊壳在猕猴桃枝蔓病组织上越冬,春季气温升高,雨后子囊腔吸水膨大或破裂,释放出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病菌从花或幼果侵入,在果肉内潜伏侵染,直到果实后熟期才表现出症状。枝蔓染病多从伤口或皮孔侵入。温度和湿度是影响此病发生的决定因子,病菌生长适温24℃,低于10℃不能生长发育。子囊孢子的释放需靠雨水,在降雨1小时内开始释放,2小时可达高峰。贮运期,贮藏温度20~25℃时病果率可高达70%;15℃时病果率为41%;10℃时为19%。冬季受冻,排水不良,挂果多树势弱、枝蔓瘦小、肥素不足的果园发病较重,枝条死亡多。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自身抗病力。(2)冬季修剪时,彻底剪除病枝蔓,清扫园中带菌落叶,一并集中烧毁,减少有效菌源量。(3)花期至幼果膨大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50%代森锌、50%代森锰锌等600倍液。蕾期、谢花期再喷2次,可控制该病严重发生。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