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病毒病害及其合理防治
543
切换pc版

病毒是只能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的非常细小(15―700mμ)、形状差异很大的微粒。它们有的是通过线虫造成的伤口侵入葡萄体内。如果用带毒的植株作为繁殖材料,则会引起病毒病害相当严重的传播。

全世界共报道侵染葡萄的病毒达48种(董雅凤等,2002),对产量、质量以及葡萄园的寿命都有很大的影响。由病毒引起的葡萄病害中,分布最广、危害最大、有重大经济影响的主要是葡萄扇叶病、葡萄卷叶病、葡萄皱木复合病和葡萄斑点病。这些病毒病在我国葡萄主产区也普遍发生。

目前,主要是通过利用无毒苗木来防止病毒病害。对土壤的消毒,可杀死线虫,从而达到防止病毒病害的目的(如扇叶病毒)。

1葡萄主要病毒病害

1.1葡萄扇叶病(Fanleaf)

葡萄扇叶病是由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组中的葡萄扇叶病毒(Grapevine Fanleaf Virus,GFLV)侵染所致。

葡萄扇叶病的症状春季明显,主要表现为叶片不对称,叶沿锯齿加深,叶柄凹大宽张,主脉异常聚近,呈扇形,有时伴有褪绿斑驳;叶片开始出现黄色斑点(有时为环斑或线纹斑),后发展为黄绿相间花叶,直至整叶变黄,黄化叶片逐渐变白,最后脱落;新梢扁化,节间缩短,双芽,拐节,分枝不正常,呈丛状。葡萄扇叶病症状的表现,首先是在相对独立的病株上,然后以这些病株为中心,逐年向外扩展。

葡萄扇叶病毒只能存在于所寄生的葡萄植株体内和挖掘病株后残留在土壤中的活根中,并以此传播病毒。这些部位就构成了重要的侵染源。

葡萄扇叶病的症状易与其它危害的症状相混淆:

――缺铁症:叶片发黄,但叶脉保持绿色;

――顶枯病:只有植株的一部分出现短缩枝,而且叶片上有黑色斑点;

――草甘膦等除草剂可引起与葡萄扇叶病相似的扇叶。

1.2葡萄卷叶病(Leafroll)

葡萄卷叶病的病原是长线性病毒组的多种葡萄卷叶相关病毒(Grapevine leafroll-associated viruses, GLRaVs),目前已从发病葡萄上分离到葡萄卷叶相关病毒8种,即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2、3、4、5、6、7、8。这些病毒单独或复合侵染均可引起葡萄卷叶病(董雅凤等,2002)。

葡萄卷叶病的主要症状是:病株长势减弱;夏末秋初,植株下部叶片向下反卷,后逐渐蔓延至整个植株;红色品种叶脉间变红,白色品种叶色变黄;果穗小,浆果着色不良,成熟期延迟;根系发育不良,抗逆性减弱,易受冻害;枝蔓嫁接成活率显著降低,生根能力差。

1.3葡萄皱木复合病

葡萄皱木复合病在指示植物上表现4种症状类型,即沙地葡萄茎痘病(Rupestris stem pitting, RSP)、克勃茎沟病(Kober stem grooving, KSG)、LN33茎沟病(LN33 stem grooving, LNSG)和栓皮病(Corky bark, CB)。与其相关的病毒有葡萄病毒A、B、C、D(GVA、B、C、D)、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GRSPaV)和沙地葡萄茎痘相关病毒1(GRSPaV―1)等6种。现已明确GVA是克勃茎沟病的病原,GVB是葡萄栓皮病的病原,GRSPaV和GRSPaV―1是沙地葡萄茎痘病的病原;GVC和GVD与这些症状类型的关系尚未明确(董雅凤等,2002)。

感染葡萄皱木复合病的植株生长势减弱,植株矮小,春季萌芽延迟,某些染病品种种植几年后即衰退死亡;部分植株嫁接口上部肿大,形成“小脚”现象;有的嫁接口上部树皮增厚,木栓化,组织疏松粗糙;嫁接口附近的木质部和树皮形成层常可见凹陷的茎痘斑或茎沟槽。染病植株萌芽延迟,生长受到抑制,产量降低,嫁接成活率低。

1.4葡萄斑点病(Grapevine Fleck)

葡萄斑点病毒(Grapevine Fleck Virus,GFkV)为直径30nm的等轴多面体病毒粒子,内有一条核糖核酸(ssRNA)单链。该病在欧亚种葡萄和大多数美洲葡萄种上症状潜隐,在沙地葡萄上症状明显,表现为脉明,并沿3、4级叶脉形成小的透明斑。严重时,叶片皱缩扭曲,强毒株系还可导致植株矮化(董雅凤等,2002)。

2葡萄病毒病害的传播

所有的葡萄病毒病均可通过带毒繁殖材料远距离传播。在葡萄园内,线虫传多面体病毒可通过土壤中的线虫近距离传播。标准剑线虫(Xiphenema index)和意大利剑线虫(X. italia)是葡萄扇叶病毒的传播媒介。虽然剑线虫在土壤中移动很慢,每年只有1.0-1.5cm,但其体内保毒期长达一年,因此,在建立无毒葡萄园时应选择无传毒线虫、4年以上未栽葡萄的园地。葡萄病毒A、葡萄病毒B以及葡萄卷叶病毒1和3可由粉蚧传播扩散。

3葡萄病毒病害的鉴定

对病毒的鉴定是防治葡萄病毒病的基础。目前常用的鉴定技术主要是木本指示植物鉴定、酶联免疫吸附(ELISA)技术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RT-PCR)。

木本指示植物鉴定具有鉴定病毒病种类多、灵敏度高、所需条件设备简单等优点,但费时较长(田间检测需1-2年,温室检测需20天到12个月),而且无法确定侵染病毒的种类。常用葡萄指示植物及其所检的病毒病见表1。

表1 主要葡萄病毒病的指示植物及症状(董雅凤等,2002)

指示植物

被检测病毒病

症状

沙地葡萄圣乔治(Vitis rupestris St. Goerge)

扇叶病

斑点病

星状花叶病

沙地葡萄茎痘病

叶片出现褪绿斑点、线纹斑及环斑、局部坏死、畸形

叶脉透明

叶脉间出现星状透明斑、叶片不对称、皱缩

嫁接口下部出现茎痘斑

欧亚种葡萄(V. Vinifera)*

葡萄卷叶病

叶片下卷、叶脉间变红

Kober 5BB

Kober茎沟病

仅在Kober 5BB上产生茎沟

LN33

栓皮病

耳突病

LN33沟茎病

节间肿大,茎沟

部分叶片背面出现叶状突起

茎沟

Baco 22A

葡萄金黄病

植株矮化,叶片下卷、黄化

110R

脉坏死病

叶片背面沿叶脉出现坏死斑,重者卷须和嫩梢坏死

河岸葡萄(V. Riparia)

脉斑驳病

褪绿斑,沿脉斑驳,叶片畸形

*指红色品种,常用的有赤霞珠、品丽珠、黑比诺、蜜笋(Mission)和巴巴拉(Babera)。

ELISA技术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所需检测时间短(2天),费用低,可同时检测几十到几百个样品,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检测葡萄病毒。目前,可用ELISA技术检测葡萄扇叶病毒、葡萄卷叶相关病毒1、2、3、4、5、6、7、葡萄病毒A、B和 葡萄斑点病毒。

在分子生物学技术中,PCR技术以其操作较简单,灵敏度高,结果可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来有望取代指示植物检测葡萄病毒,尤其是那些耗时较长的韧皮部限制性病毒。现在,一些葡萄病毒的专一引物和简并引物已被设计出来并成功地用于检测葡萄卷叶相关病毒、葡萄皱木复合病毒、葡萄斑点病毒和沙地葡萄茎痘病毒(董雅凤等,2002)。

4葡萄病毒病害的防治

对葡萄扇叶病的防治只能是预防。

葡萄病毒可通过热处理和茎尖培养或嫁接而脱毒。热处理脱毒的方法是,用一年生盆栽葡萄,在38-40℃的温度条件下处理60天或150天(葡萄皱木复合病)后,然后进行嫩梢扦插或微型嫁接或分生组织培养,以获得无毒苗木。

采用无毒苗木、建立无毒葡萄园是防治葡萄病毒病的根本措施。由于葡萄感染病毒后将终生带毒,无药可治,因此,葡萄病毒病的防治只能是栽培无毒苗木。建园时,应选择4年以上未栽植过葡萄的土地,以防止残留在土中的线虫作为感染源;园址应离其它葡萄园20m以上,以防止粉蚧等媒介从带毒葡萄园中传带病毒。在建园前的土壤消毒虽然不能完全防止葡萄扇叶病等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病害,但能显著推迟病害的发生。

对已有葡萄园,如发现病株,应即时拔除。在拔除病株时,应将所有根系清除,并用草甘膦等除草剂处理,防止根蘖的产生;对感染葡萄扇叶病等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的病株,在拔除后还应用杀线虫剂对土壤进行消毒。如发现传染卷叶病和皱木复合病的粉蚧等媒介昆虫,应对之进行化学防治。

主要参考文献

1 董雅凤、刘凤之、张尊平、张少瑜.葡萄病毒病研究进展.第九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北京顺义,2002年9月20-24日

2 ITV. Protection raisonnée du vignoble. ITV , Paris, 1996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