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优质高效关键技术通过鉴定
245
切换pc版

  日前,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由该院果树所完成的“梨优质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通过了专家鉴定,该项目集成了梨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和技术规程,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准确性,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为梨产业安全高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据项目主持人果树所王少敏研究员介绍,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梨生产国,梨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75%和65%,均居首位。梨也是山东省主要果品产业之一,总产量居全国第二位。但是目前我国存在梨园栽培管理技术不配套、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及整体质量效益不高以及农药使用过量等突出问题,导致梨果商品性差,缺乏应有的市场竞争力。针对这些问题,项目组开展了梨树高接换种、生草覆盖、节水灌溉、果实套袋、农药减量防控病虫害等关键技术研究。

  该项目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下,研究了套袋对“丰水”、“绿宝石”、“黄金梨”及“鸭梨”等品种果实品质的影响,提出了不同品种配套的整形修剪技术;通过研究梨园生草、增施有机肥及灌溉方法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提出了土肥水综合管理技术;研究病虫害发生规律,提高了病虫害防治的准确性,减少农药使用量30%以上。集成了生态友好型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等4项标准化生产技术,制定了3项技术规程,使得梨高效生产将有规可循。

  据悉,项目自2008年实施以来,在烟台、滨州、聊城、济南、青岛、临沂及枣庄等地建设试验示范基地25处,面积近3万亩,累计推广 31万 亩 ,获 经 济 效 益20164.68万元。(本报记者宁钦广 通讯员吕菲菲李明辉)

( 来源:山东科技报 作者:北菜 )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