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幼树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
277
切换pc版

     杏果实色艳味美,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价值。杏在露地栽培,成熟期一般在5月底至7月中下旬,因果实不耐贮运,1年之中只有2个月能吃到鲜果。为延长鲜果供应期,我们从1997年开始在农业局科技园进行杏幼树的保护地促成栽培试验,探索杏保护地高产栽培技术,获得成功。现将该项技术总结如下。
    
       1、栽培措施
    
       定植 试验地土壤为黄褐色壤土,0.50cm。土层速效氮、磷、钾含量分别为52.7x10(负6次方)、8.61x10(负6次方)、105.5x10(负6次方),有机质含量0.73%,PH值7.21。3月下旬定植,采用凯特杏、玛瑙杏芽苗。每棚施腐熟好的优质鸡粪4000kg。栽前挖深、宽各50cm的定植沟,回填并浇透水沉实之后栽植,南北行向,株行距1.5m×1m。
    
       肥水管理 当新梢长至20cm时(5月上旬),地下开始追施速效肥料,通常每株追施50g尿素,撒到树下0.5-1平方米树盘内,划锄3-5cm深,使肥土混匀。15天追1次,连续3-4次。进入8月份追施硫酸钾复合肥1次,每株100g。10月下旬每棚施优质有机肥100kg,复合肥1000kg。扣棚后,果实迅速膨大之前和硬核期追2次硫酸钾复合肥,每次株施100g。地下追肥的同时可进行叶面喷肥,前期喷0.3%的尿素2次,8月份以后喷0.3%-0.4%的磷酸二氢钾2次,每10—15天1次。
    
       苗木定植后浇1遍透水,以后随地下追肥每追1次肥浇1次水,期间再视具体情况增加浇水的次数,但进入8月份之后,一般不提倡浇得很勤,不是特别干旱就不浇,以利于花芽的形成。扣棚前浇1遍透水,凉墒并划锄后覆地膜,可以直到谢花后揭地膜时再浇水。果实膨大期和硬核期浇水量应适中,不可大水漫灌,且浇水应选择晴天,上午进行,避免下午或傍晚浇水,防止裂果。
    
       整形修剪 5月上中旬,当新梢长至30cm时打掉顶心,促生分枝,选留旺盛健壮的二次梢作中干培养,长至70cm时打头。其余二次梢30cm反复打头,进行纺锤形整枝。7月初喷150倍PP(333)3—4次,抑制新梢旺长,促进成花。靠北墙株应加喷1次。
    
       11月上旬喷7%-10%尿素催落树叶,提前进入休眠。扣棚前的修剪宜简单进行,去掉病虫枝和疏除部分过密枝。一般不进行短截。扣棚升温后,从果实膨大到果实成熟,对新梢多次摘心,以控制新梢旺长,提高坐果率。对背上直立新梢的处理一般是抹除或者进行扭枝。5月中旬果实采收揭膜后,进行回缩修剪,回缩的轻重视具体的生长情况与生长空间而定,应保持树体生长平衡,防止因补偿性旺长而出现郁蔽现象。
    
       花果管理 人工授粉与放蜂相结合。日光温室湿度大,影响花粉的传播,进行人工点授或鸡毛掸授,同时每棚可放蜜蜂2箱,以加强授粉受精。
    
       杏在日光温室中不提倡疏花,应在坐果之后视具体情况进行疏果。疏除并生果、畸形果。长果枝留3-4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使果实在树冠中分布均匀。
    
       病虫害防治 扣棚后萌芽期(铃铛花期)和谢花后7天,喷3000倍蚜虱净或在晚上将温室封闭后点放熏杀毙烟剂,省工省力,防治蚜虫效果很好。8月份喷2000倍灭幼脲防治桃潜叶蛾。
    
       2、设施结构与设施内环境因素的调控
    
       设施结构与建造 采用竹木水泥结构的日光温室。东西走向,长60m,跨度9m,后墙高2.1m,脊高3m,后坡长1.3m,棚面微拱,前端高1.2m。支柱3排水泥柱。砖墙厚60cm,夹心式,中间填充麦秸草。后坡厚30—40cm,用塑料膜包玉米秸,其上压土而成。顶部放风,用半无滴膜。地膜无色,棚膜为敦化无滴聚乙烯膜。草帘用蒲子帘,1.5m宽,10—12m长,厚3—4cm。压膜线台湾生产,用地锚固定。
    
       设施内环境因素调控 于每年11月20日前后上棚膜,立即盖草帘进行预冷。12月底开始升温。先在白天拉起1/3草帘,再拉起1/2,最后全部拉起,这个过程用7—10天完成。开始升温前覆地膜,以提高地温,并降低花期棚内的相对湿度。谢花之后除地膜,防止因透气不良影响果实的正常发育。不同生育期要求的气温不同,杏的设施栽培要成功并获高产,严格控制各时期的气温很重要,原则上应尽量模拟露地条件下的温度。白天的气温,一般萌芽前14—22℃,花期以12—18℃为宜,最高不超过22℃,花后10天以内也应控制在25℃以下,以防梢叶生长过快而与果实发生剧烈营养竞争。坐果以后,应控制在28℃以下。成熟期前后应控制在31℃以下。晚上气温不要低于5℃。当外界夜间气温10℃以上时,可停盖草帘。
    
       白天气温达到最高限定温度时,应放风,先放顶风,降温降不下来时,可开地风3—5处,用砖撑起30—40cm。阴雨天棚外不是大幅度降温时,应将草帘拉起,充分利用散射光。(夜间降温到5℃以下,时间较短时不需加温,但降温幅度较大时应考虑加温,加温可用煤或电作能源)。
    
       不同生育期,对棚内相对湿度的要求也不一样。但最重要的是花期,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以下,可以通过盖地膜(除走道外全覆盖)和放风排湿解决。其它时期60%-80%。
    
       3、技术效果
    
       1997年3月底定植凯特杏芽苗。1998年5月上旬成熟,平均株产1.45kg,折合500平方米棚产量561.2kg;1999年平均株产4.6kg,折合500平方米棚产量1780.2kg,折合每666.7平方米(亩)产量2373.5kg。经栽培观察,凯特杏果个整齐,果实阳面带片状红晕,底色橙黄色,果面光滑无斑点。平均单果重102.7g,最大135g。1999年单株平均结果44.8个,最多187个。按15—20元/kg出园价计算,每666.7平方米(亩)实现产值30000-50000元。
    
       凯特杏早实性好,特别易成花,且完全花比率高,白花结实,坐果率高达24.7%,品质优,是—个值得大力发展的优良杏品种。
    
    
    
    
     --------------------------------------------------------------------------------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