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地与整地
在我国北方栽植台湾青枣必须选择冬季最低气温保持在5℃以上的温室。 对土壤要
求不高, 但以土层深厚、pH6.0--6.5、肥沃的沙壤土为好。按株行距2mx2m,南北行
向开沟,沟深60cm,宽80cm,底土、表土严格分开。回填前先施生石灰粉消毒,填有机
质20cm厚,再将腐熟粪肥100kg(鸡粪75kg,牛粪25kg) ,甲基异柳磷0.2kg同表土混匀
施入沟内, 回填所有剩余土, 修成1m宽畦面后,灌大水沉实;水渗干后,做高于地面
10cm左右的高畦,待种植。
定植
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但自3月中旬开始,定植越早当年产量越高。营养袋育苗,定
植除袋时尽可能不松动根际泥团,使苗根颈部与树盘表面基本齐平。定植后灌足水。
施肥
每年果实采收、 主干更新后, 大约在3月末施有机肥, 在定植沟外开深50cm、宽
50cm的沟,每沟按腐熟鸡粪60kg、牛粪15kg、甲基异柳磷0.12kg加等量的土施入。
5--6月初,可淋施腐熟的鸡粪水、人粪尿或干施化肥,两者交替使用,每15天1次。
施腐熟的人粪尿每5kg加水50kg, 可加入0.3%--0.5%尿素或0.6%--0.8%的三元
复合肥,每次每株施5kg;化肥则每次每株可施尿素50g,复合肥50--100g。
6月中下旬--10月下旬为花期,每株沟施三元复合肥150g+硫酸镁50g,每15天一次,
施后淋水,在此期间每10天喷1次0.2%尿素+0.2%磷酸二氢钾+0.2%硼砂,每月喷1
次500--600倍青枣专用肥“促丰宝” ,待第-批枣直径达1.5cm时,施壮果肥,每株施
三元复合肥250g+硫酸钾50g,施后淋水。
11月初--翌年2月底,正值果实成熟期,挖环状沟施肥,每株施三元复合肥150g+硫
酸钾100g,施后淋水,待水渗后覆地膜。每月叶面喷500--600倍“促丰宝”,每10--15
天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0.2%葡萄糖,以提高果实品质。
灌水
4--6月是新梢生长的关键时期,土壤以保持湿润为好,结合施肥,1--2天淋水1次,
但尽量不灌大水以免沤根。此时温室的棚膜不撤为好,保持相对湿度在80%以上。
花期至幼果期(7--9月),不宜灌水,如果土壤表层出现干旱而有裂纹时,可轻度淋
水。
10--11月果实开始膨大后,应2--3天淋水1次或灌过堂水,保持土壤湿润。
果实大量采收期(12月--翌年2月) ,土壤宜保持适度干燥,空气的相对湿度也应控
制在80%以下。控制方法是通刚排湿和地面覆盖地膜。
温度的控制
在北方温室栽培台湾青枣,温度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低于0℃花果会受到冻害,低
于-5℃树体会受到冻害,高于40℃植株生长缓慢。新梢生长期(4--6月)为15--35℃,花
期至幼果期(7--9月)为20--35℃,果实膨大期(10--11月)为10--35℃,果实集中采收期
(12月--翌年2月)为8--35℃。
整形修剪
根据台湾青枣喜光及温室内空间小的特点,采用-边倒、双鱼刺整形方式。
在4--5月新梢生长初期, 选择2条健壮新梢为主枝,分别用竹杆向东北、西北方向
引绑,使其与地面成60度角。
主枝上60cm以下萌发的两次枝及新植树嫁接口以下的芽-律剪除;当主枝长到150cm
时摘心,每延长米主枝留7--8个位置在东西两侧、均匀分布、平斜生长的中庸健壮二次
枝(呈鱼刺形)。每条二次枝上可留3--5条平斜生长的三次枝。枝梢修剪-般在6月开始进
行,剪除交叉枝、过密枝、徒长枝、直立枝、纤细枝、病虫枝、下垂枝、拖地枝。到11
月,若挂果多,可将枝梢末端幼果连花隐-并剪除。
台湾青枣枝条较软,须在结果后进行吊枝,使枝条平斜向上生长。
花果管理
花期最佳授粉温度为20--30℃,利用蜜蜂授粉,以促进坐果。8月底必须扣棚膜,9
月上旬开始晚上覆草苫保温。
果实直径达1cm左右时疏果,一般壮枝2节留1个果,弱枝3--4节留1个果。
病虫害防治
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和果实。4--6月和9--11月为发病高峰期,应控制湿度,并
用25%粉锈宁250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5%菌毒清500倍液防治。
根(茎)腐病 多发生在4--5月,在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800倍液,或50%多菌灵
600倍,5%菌毒清300倍液,5--7天一次,连喷2--3次。或截除病根,并用五氯酚钠、甲
基托布津稀释液灌根。
轮斑病 主要为害叶片, 7--9月开始发生,一般延至11月。摘除病叶,并用三环
唑、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喷施防治。
尺蠖、毛虫类 6--9月份发生较多,喷施敌杀死、杀螟硫磷等防治。
螨类 2--6月、10--12月发生较多,用螨死净、三氯杀螨醇、虫螨光等防治。
黑斑病 10月份开始零星发生, 到翌年2--3月为发病高峰期,受害叶片呈卷曲或
扭曲状,易脱落。可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扑海因等防治。 (李健 王永
生 付强等)
摘自《北方果树》2002,(6):11--12
摘自于2003年第2期《中国园艺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