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疮痂病防治
354
切换pc版

【症状特点】危害幼嫩叶片、枝梢和幼果。叶片初生油渍状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木栓化并向叶背隆起,呈锥形疮痂状,叶正面多凹陷形如“漏斗”,病斑连合时叶片歪扭,表面粗糙。枝梢变短、扭曲,表面粗糙。幼果果面呈瘤状突起,木栓化,果小、皮厚、畸形、易早落。天气潮湿时,斑面长灰色薄粉霉(分生孢子)。柑橘疮痂病与溃疡病患部均表现木栓化病斑,两病除病原菌一为真菌(疮痂)一为细菌根本不同外,症状上也有许多不同点,其中最大差异是,疮痂病叶扭曲畸形,溃疡病叶形状大小正常。

【病原及发病特点】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称柑橘痂圆孢菌[Sphacelomafawcettii Jenk.]。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梢等被害部越冬,翌春温度(15℃以上)和湿度适宜时,病菌分孢盘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直接入侵嫩茎幼叶,经约10天的潜育期后显症。以后又以分生孢子作为再侵接种体多次侵染,病害得以蔓延扩大。病菌发育最适温度为16~23℃,最高温度为28℃,春梢、晚秋梢和冬梢抽发期,为遇阴雨连绵或雾大露重的天气,有利发病。夏梢期气温高,或秋梢期遇干旱,一般不利于发病。果实以5、6月间的幼果期易发病。橘类最易感病,柑类、柚类等次之,甜橙类抗病力强。苗木和幼树发病重,成年树次之,老龄树病很轻。肥水管理不善或通透性差郁闭的园圃发病重。

【防治方法】(1)新建果园应选用无病苗木。(2)结合修剪,冬春彻底清园,并随即进行喷药保护一次(30%氧氯化铜或77%可杀得或“靠山”悬浮剂800~l000倍液地面、树上喷施)。(3)及时喷药保护新梢、幼果。苗木、幼树于各次抽梢芽长1~2毫米时喷第一次药,隔10~15天喷第二次药;结果树在春芽l~2毫米时喷第一次药,花落2/3时喷第二次药。除选用上述药剂外,还可喷65%硫菌霉威可湿粉l000~1500倍液,或43%大生富悬浮剂l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粉5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粉l000倍液。上述各药如与福佑灵液蜡剂300~500倍液混施防效更佳。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