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水质管理四要点 顶一下
362
切换pc版

 鱼是终生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就象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如果水质状况不良,轻则影响鱼的生长速度,浪费饵料,重则使鱼的抗病力降低,导致鱼类发病,如果不及时调控,严重的还会导致泛池死鱼。所以说“养好一池鱼,先要管好一池水”。具体做法是: 

一、根据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调节好池水深度 
    具体要做到“春浅、夏满、秋勤、冬深。”

    “春浅”就是春天的池水要浅。一般控制在1米以内,因为早春气温低,如果池水较深,太阳不易晒透,水温上不来。水温低一是鱼吃食不旺,二是水肥不起来,从而影响鱼的生长速度;

    “夏满”就是夏天的池水要满,最好控制在2米以上。因为夏季气温高,如果水浅,池水会被太阳晒热,有时夏季中午池塘上层水温可上升到30℃,而我地区养殖品种的最适温度在25℃左右。水温过高一是鱼的食欲降低,二是水中的氨氮、硫化氢等有害物质的毒性增高,三是水中病原微生物生长繁殖活跃。所以夏季保持较大的池水深度,不但可促进鱼的生长,还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另外增加水深还可以增大水体空间,更有利于鱼的生长活动;

    “秋勤”就是指秋天在保持池水深度的同时要勤换水。因为到秋天的时候,随着鱼的生长,鱼池中的载鱼量增大,代谢产物增加,加之秋季投饵量增大,残饵和鱼的代谢产物不断在水中积累,而且越积越多,池塘水质很容易变坏,从而导致鱼发病和泛塘。所以我们一定要强调勤换水,勤调节水质,具体要做到:高温时每7天左右换一次水,平时10~15天换水一次。采取先排后加的方式,一般每次换水20~30厘米。每15天左右施一次生石灰,每亩15~20千克,不但可调节水质,还可起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冬深”就是冬天如果有鱼蟹越冬,那么池水要加到最高水位,尤其是有寒流来临时,一定要加水保温。 

二、根据不同的养殖品种,保持合理的池水肥度 
    不同的养殖品种对水的肥度要求不同。主养花白鲢等肥水鱼的池塘要求水肥一点,一般透明度应保持在25~30厘米,主养草鱼、鳊鱼、银鲫等吃食鱼为主的池塘,要求池水不能过浓,一般透明度应保持在35厘米左右。池水肥瘦可通过换水和施肥来实现。具体地说,池水要做到“肥、活、嫩、爽”,以便充分利用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为水体提供溶氧。 

三、全程使用微生物制剂净化水体环境 
    微生物制剂包括: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是水产养殖业应用较广的活菌。光合细菌在虾塘中使用不但具有改善水质、减少病害发生的作用,而且又是虾优良的天然饵料。具体使用方法是:在清塘放鱼种后或者水体消毒4~5天后,根据所用光合细菌菌种含量一次施足,以利于在水体中形成优势种群。如果施用的不是光合细菌,而是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则选择池水溶氧较高的时候使用,而且用后还要勤开动增氧机使池水溶氧丰富,因为它们都是好氧菌。

    生产上一般用光合细菌处理池水,其他微生物制剂则拌饵投喂。微生物制剂使用的注意点是:一是在进行池水消毒前后不能用,因为使用后微生物就会被消毒剂杀死,如果先进行池水消毒则要等4~5天后再用;二是使用后不要换水,如果换水会把有益菌排掉;三是必须全程连续使用,一般15~20天使用一次,可以使水体中保持足够数量的有益菌;四是拌饵投喂时不能和抗生素、抗菌素混用。 

四、根据塘口面积合理使用增氧机 
    夏季高温由于水的分层作用,池塘表层水溶氧高,但不能到达底部,底部溶氧低上不来,往往形成上面溶氧过饱和而底层严重缺氧而产生“氧债”,当夜间池水混合时造成全池缺氧浮头。增氧机不但可以增氧还可以搅水和曝气,增氧机开动后可以把底层含氧量低的凉水提上来,把上层含氧高、温度高的表层水混合到下面,这样可将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大量氧气贮存在池水中,供夜间鱼类等水生生物呼吸用,使白天和夜间池水始终保持高溶氧状态。

    生产上要求连续24小时中溶氧量在16小时以上必须大于5毫克/升,任何时候不得低于3毫克/升。

    增氧机的具体使用方法:
一是根据面积配备足够数量的增氧机;二是合理确定开增氧机的时间,一般应做到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雨天半夜开,阴天中午不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天气炎热开机时间长,天气凉爽开机时间短,半夜开机时间长,中午开机时间短,负荷面积大时开机时间长,负荷小开机时间短。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