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水”的预防与调节
514
切换pc版

“养鱼先养水”,水质管理作为水产养殖中关键的一环,是不容忽视的。可随着精养程度越来越高,密度越来越大,水质也越来越难管理,稍不注意就会“转水”,给水产养殖带来诸多不便。这里我浅谈一下“转水”的预防与调节。

  首先是“云斑水”(又称“云彩水”)。“云斑水”在春末及秋初容易出现,特别是晴天尤为明显。早上、晚上,池边混浊而中间水色一致,而白天全池都混浊呈云斑状。这种水极易转变,一旦遇到天气变化或施用消毒剂,立即就会转为“臭清水”。这是因为水中的枝角类等大型浮游动物过多,新老浮游植物的比例极不平衡,使水生态失去平衡而“老化”。遇到条件变化,“老化”的浮游植物就会死亡,水变混浊、缺氧,再进一步恶化水质使之成为“臭清水”。

  预防“云斑水”转变,要首先用鱼虫绝杀或虫必扑等药,清早沿池边连续喷洒2至3次(因为清早要杀的浮游动物大多在池边儿上),也可在九至十时全池泼洒一次,然后全池泼洒0.7pmm硫酸铜一次以调节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种群,最后加注适量的新水。也可提前放入部分“野杂鱼”(麦穗棒花鱼、泥鳅等),以捕食浮游动物,从而达到生态自然调节。

  “云斑水”转水后,要及时加“老水”或河水,注意不要过多地加注井水,然后用药物杀死多余的浮游动物,在有阳光的天气里施用“生物培水宝”或磷酸二氢钾等把水肥起来即可。若遇连阴雨天气,增氧机不停,清早沿池边泼洒上述杀虫剂,天晴后肥水即可。

  其次是“清瘦水”。水呈绿色或灰黑色或是上绿下清(即有一层蓝、绿藻占主体种群的藻类),透明度很高,有别于黄色或黄绿色的嫩水。水中浮游植物种群单一,含量很低,而原虫类等小型浮游动物却很多,动植物的比例极不平衡;水中溶氧很低,鱼很容易浮头;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氮的含量很高,而能被浮游植物利用的硝酸氮及光合作用必须的镁、钾等离子成份却很低。由于光合作用不能很好的进行,再加上鲢鱼和浮游动物的摄食,使水中浮游植物量很少而显得水清瘦、缺氧,水化学反应也不能顺利进行,以致使有害成份含量越来越高。这种恶性循环使水质也很容易转变,尤其阴雨天气,水体极度缺氧使池中鱼浮头“沉”不下去,尤其鲢鱼因营养不足及对氨氮的受力差而表现尤为严重。

  预防“清瘦水”转水,首先用0.7pmm的硫酸铜配合杀虫药全池泼洒,随后泼洒磷肥(磷酸二氢钾等)或含有矿物离子镁、钾等成份的肥水肥质(如生物培水宝等)。

  对于因微囊藻占主体的“清瘦水”,可先泼洒0.5—0.7pmm卫康,随后用0.5pmm的百毒消全池泼洒,一天后再泼洒草木灰10-20㎏/亩·米,隔一天再用一次效果更佳。或用百毒消每天清早在藻集中的地方(微囊藻清早和傍晚会聚集在池塘的一个角上或下风头)泼洒,连续5-7次(天)也可。

  “清瘦水”转水后,要先降氨、降亚硝酸盐。可全池泼洒沸石粉(或麦饭石)30-50㎏/亩,随后加注“肥水”或泼洒大粪水,同时全池施用“生物培水宝”或磷酸二氢钾等肥水物质,3-5天即可。若遇阴雨天气,只有先泼洒沸石粉,再泼洒光合细菌,再不断地加注“有机水”(含有浮游植物的水),天晴后再施肥。

  综上所述,造成“转水”的根本原因就是生态失去平衡。所以合理地生态预防,除去过多的、有害的成份和种群、勤换水,培养有益的、不足的种群,保证水中充足的溶解氧是预防“转水”的最有效的方法。

  以上所述只供淡水养殖参考,尤以常规养殖鱼类,优质鱼要注意用药的安全。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