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亲鱼的选择
1、 亲鱼的来源:
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一是从天然水域中捕起体重0.25~0.75千克,全长21~31厘米的亲鳜,运回后经30~50天的短期培育,即可在当年成熟并进行催产;二是在池塘中培育亲鱼,经过精心的投喂和饲养管理而成熟。
2、亲鱼雌雄性鉴别
鳜鱼肛门的后面有一白色圆柱状小突起(即生殖突起),在这生殖突起上,雌鱼有两个开口--生殖孔和泄殖孔,开口于生殖突起的顶端。根据这一外观特征,不论是生殖季节,还是非生殖季节,都可鉴别鳜鱼的雌雄。此外,在鳜鱼性成熟时,尤其在繁殖期,雌鱼下颌前端呈圆弧形,超过上颌不多;雄鱼下颌前端呈尖角形,超过上颌很多。
3、成熟亲鱼的选择
成熟亲鱼的外观特征是:雌鱼腹部比较膨大,用手轻压腹部,松软而富有弹性,卵巢轮廓明显,腹中线下凹,卵巢下坠后有移动状;雄鱼生殖孔松弛,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且精液入水后能立即散开。
(1)催情剂种类。
用于鳜鱼人工繁殖的催情剂,主要有鲤鱼、鲫鱼脑垂体,绒毛膜促怀腺激素和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三种。
(2)注射方法和剂量。
一般采用体腔注射,在胸鳍基部无鳍的凹入部,将针头朝鱼的头部方向与体轴成45度角,刺入体腔,缓缓注入液体。注射次数有一次注射和两次注射两种。
一次注射。若单用脑垂体,则雌鱼注射量为14~16毫克/千克;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脑垂体混用,雌鱼注射量为脑垂体2毫克/千克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3~6毫克。如果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注射剂量随鱼的大小而不同,体重3 千克以上的雌鱼注射的为200毫克/千克;体重1~2千克的注射量为200微克/千克; 体重1千克以下的雌鱼注射量为400微克/千克。雄鱼注射剂量为上述雌鱼剂量的一半。
两次注射。两次注射一般使用脑垂体的效果较好。第一针剂量, 雌鱼每千克为0.8~1.6毫克,雄鱼减半。第二针剂量,雌鱼每千克为10~15毫克,雄鱼减半。第一次注射与第二次注射相隔时间一般为6~8小时。一般采用两次注射的催产效果较好。
注意事项
鳜鱼的鱼鳍税利且坚硬,捉鳜鱼时,要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鳜鱼的吻端下颌骨处将鱼提起,再用纱布和毛巾把鱼包住,留出注射部位即可注射。此法操作不仅不伤鱼,还能保证注射人员不被鱼鳍刺伤。
4、 自然产卵
鳜鱼产卵适温为25℃~31℃。在繁殖季节,成熟的亲鱼注射催清剂后,可将雌雄比例配对放到产卵池中自行交配产卵,一般雄鱼应略多于雌鱼,雌雄比例为1:1.5。鳜鱼在催情剂的激发下,加上产卵池冲水的刺激,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出现兴奋发情的现象。初期,几尾鱼集聚紧靠在一起,并顶水游动,而后,雄鱼追逐雌鱼,并用身体剧烈的摩擦雌鱼腹部,到了发情激烈的高潮时,雌鱼即产出卵子,同时雄鱼排精,卵子与精子结合而受精(受精卵)。受精卵在适宜的水温条件下就要孵出鱼苗。
如果没有产卵池,也可将注射催产剂后的亲鱼放入筛绢网箱内,经过一段时间,亲鱼照样能自行发情、产卵。待亲鱼产完卵后,就可将亲鱼捕起搬走,再将箱内的鱼卵集中起来,舀入面盆或其他器皿内,移到孵化器中孵化。
亲鱼从注射催情剂到开始发情、产卵这段时间的长短,与水温、注射次数有关。水温高,则发情、产卵时间短,水温低则时间长。两次注射的发情时间(从第二次注射时算起)短于一次注射。因此,在生产上可根据水温妥善安排好收集鱼卵等工作。自然产卵方法比较简单易行,亲鱼受伤轻,但受精率比人工授精的方法要低些。
5、人工授精
(1)当亲鱼已发情,但还未达到高潮时(即鳜鱼开始发情之后15分钟),立即拉网捕出亲鱼,将雌鱼腹部朝上,轻压腹部有卵粒流出时,捂住生殖孔,并将鱼表面的水擦净,然后将鱼腹朝下,让卵流入预先擦干净的瓷盆中,同时立即加入雄鱼精液,用羽毛搅拌1~2分钟,使精卵充分混合,然后加入少量清水,再搅伴一下,静置1分钟后就可放入孵化缸中孵化。
(2) 人工孵化
孵化时需有一定的水流。通常利用孵化家鱼卵的孵化缸(容量200 升左右)或孵化桶进行孵化。孵化水温为20℃~30℃水中容氧量在6毫克/升以上,孵化缸中的流速应比孵化家鱼卵时要大。经3~4天即可孵出鱼苗。
鳜鱼的养殖与管理
(一)、 苗种培育
将苗移入泥池培育,每立方米水体放体长1厘米的鱼苗400尾。鳜鱼产卵后的第2、3天各催产一批鳊鱼,作为鳜鱼的开口饵料鱼苗,具体视视鳜鱼苗量及饵料需要量来确定鳊鱼催产批次,一般为2~3批次。鳜鱼苗与饵料鱼苗的投入比例,原则上为1:3~5。
开食3~5天后,可因场制宜投喂白鲢、草鱼和花鲢苗。原则上每天喂苗1次, 但视饵料鱼苗长至1.2~1.5厘米时,开始投喂乌子,此时的鳜鱼苗与饵料鱼苗的比例为1:3左右。从鳜鱼苗开食开始,长至1厘米约需10~12天,2厘米约需17~20 天,3厘米约需24~27天,4~5厘米约需30~35天。水质要求水源良好,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水口用50目网片过滤,除去敌害生物。
(二)、成鱼养殖
鳜鱼的养殖方式有单养和混养两种,一般采用混养。
1、 鳜鱼的混养。
鳜鱼的混养主要有三类型:
一是以鳜鱼为主的类型。土池面积以0.5~2亩为宜,每亩放鳜鱼1000尾。 一种是搭配鲫鱼,每亩水面可以投放2龄的鲫鱼600尾,计100千克, 鳜鱼可食繁殖的小鲫鱼,其他野杂鱼类以及小虾;另一种是旁皮鱼,每亩水面右放养1 冬龄旁皮鱼10千克左右(还要投入600只活蚌供旁皮繁殖)。
二是鳜鱼作为搭配鱼养殖的类型。主要将鳜鱼混养在鲢、 鳙的亲鱼池或成鱼池中,每亩放养10~15克(10~20尾)鱼种,这样可以吃掉池中野杂鱼虾类。
混养注意事项:
1、鳜鱼的规格一定要比主养鱼的规格小;
2、鳜鱼投放的数量不得太多,否则造成饵料不足而吞食经济鱼类;
3、不能同时搭配2 种凶猛鱼类;
4、鳜鱼亲鱼一般不要搭养在成鱼池中,因其个体较大,容易吞食2 龄鱼种以及成鱼;
5、如果搭配在成鱼池中,池水肥度要适中,以免鳜鱼因不耐低氧而窒息死亡。
三是大水面鳜鱼的养殖。大水面养殖鳜鱼不仅可以清除野杂鱼,还能提高水体利用率。
高密度集约化网箱养鳜鱼
(1)方式。
①套养。即一次性放养饵料鱼鳜鱼种,在养殖的全过程中,随着鳜鱼生长,以浮游生物为主食的饲料鱼种的规格也同时增大,使套养的鳜鱼始终有充足、适口的饵料,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水体中低级的浮游生物导速转化为鳜鱼。
(2)方法。
①水面选择:凡是适合网箱养鲢、鳙鱼的水域都适合养殖鳜鱼(如河道、水库)。
②鳜鱼种进箱时间及放养规格:鱼种进箱时间依各地气候不同而灵活掌握,一般可在6月底7月初进箱,其规格为8~10厘米。
③进箱密度:单养以每平方米20~25尾为宜;混养为每平方米6~8尾为宜,同时放入套养的饵料鱼种,重量与鳜鱼种重量之比为6~8:1.
④饵料鱼规格以鳜鱼种体长的0.4作为标准。
⑤及时分箱,分级饲养:鳜鱼Ⅰ级饲养的网目大小要控制在1厘米左右, 待鳜鱼长至0.1千克以上就转入Ⅱ级网箱,网目控制在2厘米左右。
⑥日常管理:坚持清箱,定期用5克/立方米盐水浸洗,每次10~15分钟,防治鱼病。另外要注意洪水或暴风雨季节的网箱安全。
网箱养殖鳜鱼技术
一、网箱的设置
为便于管理,养殖鳜鱼的网箱应设置在生活船边。水域应选择在水质清新、水质良好,最好有微流水的地方,一定要避开污染水区,水体过浅、风浪大、流速过大或有洪水威胁的水区都不宜设置网箱。网箱的大小可根据养殖鳜鱼的多少而定,鳜鱼Ⅰ级饲养的网目大小要控制在1厘米左右, 待鳜鱼长至0.1千克以上就转入Ⅱ级网箱,网目控制在2厘米左右。一般为5-10平方米。网目为2厘米左右,箱四角可用竹、木等固定,箱底应离水底30厘米以上,箱口最好为敞口式,以便投喂饵料鱼,上口也应高出水面20厘米左右。鱼种进箱时间依各地气候不同而灵活掌握,一般可在6月底7月初进箱,其规格为8~10厘米。单养以每平方米20~25尾为宜;混养为每平方米6~8尾为宜,同时放入套养的饵料鱼种,重量与鳜鱼种重量之比为6~8:1.饵料鱼规格以鳜鱼种体长的0.4作为标准。
二、 鱼种的放养
养殖用的鳜鱼以翘嘴鳜的养殖价值最大,其它鳜(斑鳜、大眼鳜)最好不要养殖,否则,生长优势不明显,养殖起来得不偿失。
放养时,应保持鱼体体表完整,无明显伤坏,最好先用3%-5 %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后,再放入箱中,不让鱼体带病入水。放养量以每平方米20尾左右为宜。鱼种规格最好大小一致,一般规格为8-10厘米/尾的鳜种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 年底都可达到商品规格。
三、 饵料鱼的投喂
鳜鱼属肉食性鱼类,一般以摄食鲜活饵料鱼为主。捕捞的野杂鱼应剔除黄颡鱼等带刺鱼类(以防刺伤鳜鱼口腔)后,再投喂。投喂的饵料鱼最好为鳜鱼体长的50%以下,过大不宜摄食,造成浪费。日投喂量15%左右,也可一次投足,3-5 天投喂一次。鳜鱼的摄食高峰通常在清晨和傍晚,发现饵料鱼不足可立即补投。若一时起捕的饵料鱼过多,可用网箱暂养起来,根据需要捞取投喂。
四、 日常管理
首先要坚持每天巡箱,注意水质及箱体情况,及时补充饵料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次要保持网箱内外的环境卫生,捞除漂浮物,定期洗刷网箱(一般10-15天洗箱1次),及时预防鱼病。可以不定期地用漂白粉、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等泼洒网箱四周,也可以在网箱四周悬挂篓(袋),每个袋(篓)中装漂白粉100 克或硫酸铜100克和硫酸亚铁40克,每箱3-6个,以形成密集的药物区,能起到预防鱼病的作用;另外,还应注意防盗工作,在洪水和暴风雨天气里,要及时移动网箱,不让网箱冲走,或水流过急,造成鱼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