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腿菇菌种须用腐熟料
348
切换pc版

    近日接到各地菇农朋友来信及电话咨询:“鸡腿菇2、3级接种月余时间了,可菌丝迟迟不吃料,照此速度,两个月也无法完成发菌,是怎么回事?”根据鸡腿菇的生物特性,结合生产实践,可以肯定地告诉朋友们:鸡腿菇菌种所用的基料,必须经过腐熟处理,否则,发菌速度极慢,很难按计划进行生产。  众所周知,鸡腿菇是一较典型的腐生菌、土生菌,其所营“土生”的特性,体现在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时,有着特别鲜明的“不覆土不出菇”的现象,该特性与本话题菌种的关系不大,故不予讨论;而其所营“腐生”的特性,则体现在其菌丝对生料有“食之艰难”的现象,而对腐熟料则有特殊的偏爱。以棉籽壳基料为例,配料后直接进入灭菌程序,而后常规接种、培养,原种发菌需2个月~3个月,栽培种需时更长;而配料后经堆酵处理,腐熟后再进入灭菌程序,则接种后只需30天即可发满菌。具体堆酵程序及操作规程简要介绍如下:  1、参考配方:原种:棉籽壳84千克,麦麸、玉米粉各8千克,石灰粉2千克,尿素0.4千克。栽培种:棉籽壳90千克,麦麸10千克,余同原种配方。生产中可根据原料情况灵活变通。   2、建堆发酵:将主辅原料按料水比1:1.5左右加水拌匀,建堆宽1米~1.2米、高0.8米~1米、长度不限,根据季节进行适当调整,在料堆上约隔0.2米~0.4米扎洞至地面,形成通气散热孔,以利增氧升温和避免厌氧发酵,气温高时任其自然,温度低时料堆上覆盖草苫类进行保温。  3、正确翻堆:翻堆的目的在于使全部基料的每个颗粒均经过高温发酵区,最终达到发酵均匀、腐熟度一致的目标。基本操作为:料堆内20厘米料温达55℃时计时,维持24小时即进行翻堆。翻堆的原则是:内外相调,上下换位。具体地说,就是将料堆中、上部高温区的料翻至新建堆的下部,将料堆表层5厘米的失水、低温料移至新建堆的中部,将料底约20厘米的高含水、低温料翻至新建堆的上部。经3次~4次翻堆,即可确信基料的每一颗粒至少经过2次高温(55℃以上),达到了腐熟的要求和目的。  4、注意要点:料堆不可过于宽大;每次翻堆应注意补水,具体数量视气温、风力、料温等情况而定;虫类较多时可适当喷洒DDV类药物以驱杀;堆酵完成后、装瓶装袋前,将基料PH值调至8以下,含水率65%以下。其它装料、灭菌、接种等操作均同常规,不再赘述。(山东省农科院土肥所 曹德宾)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