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症状
平菇黄菇病的病原菌为假单孢杆菌,可分为细菌性病害和病毒性病害二类:
①.细菌性黄菇病症状:发病初期菇盖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点周围有粘湿感并不断向菇体组织内部渗透,在菇盖形成一层粘膜,继而菇体发黏萎缩,散发出腐臭气味,菇体失去弹性,稍触碰即会折碎并逐渐枯萎死亡,甚至腐烂,并有粘稠状分泌物,散发出臭味,过几天,遇高温菌袋两头发绿,导致不出菇。
②.病毒性病害症状:菇体表面干燥、盖小,边缘较薄,染病初期菇病根部或菇盖呈现黄色,菇体生长缓慢,僵化,菌褶扭曲,逐渐枯萎死亡,菇棚内只要有少量菇感病,三五天内全棚感染,无一幸免,可谓爆发力强,病情恶化快。此病一般药物不能治愈,染病后菌袋,菌丝看上去仍然很正常,但再不出一朵菇,最终栽培袋报废。
发病原因
①.该菌适生于环境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基质上,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有利于该菌的发生和生长。
②.连续多年使用同一出菇场地,使病源菌越积越多而导致环境恶化。
③.棚内废弃培养料,残次菇及菇柄随处都是,脏乱差使病菌有了栖息和繁衍之地。
④.现在平菇的栽培主要是以生料或发酵料为主,栽培料本身带菌而造成该病的发生。
⑤.使用的水或覆土材料中带菌。
⑥.菌株抗病能力差或菌种质量差,特别是连续多年使用同一品种。
⑦.开春后气温逐步回升,有些菇农为了加快平菇的生长速度,仍按冬季管理进行(采取较高的温度管理),为病菌的萌发创造了条件,虽然当时平菇长势喜人,但为黄菇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另外,开春后气温回升,有的菇农仍然采用墙式覆土栽培,导致墙内温度上升,菌丝活力下降,抗逆差。
⑧.栽培户管理不善也易导致栽培袋菌丝纤细,抗性减退,最终导致感染病菌而发病。特别是水分的管理,高温高湿又不通风,最易发病。
预防措施
①.选用适应当地环境、抗病能力强的菌株,一般不易发病或发病较轻。同一场地不要连年种植同一菌株,以2~3年更换一次品种为宜。
②.要选用无杂菌污染。菌丝浓白、粗壮的适龄菌种。
③.选用无霉腐、无虫、无污染的优质原辅材料,并加入干料重0.1%的克霉王或多菌灵等杀菌药物。
④.老场地不宜连年使用,有条件的尽量改换菇场,若实在不行,可于平菇生产结束后高温闭棚一周,用高温杀死棚中病菌,然后种上一茬农作物,再用于下茬栽培。同时在栽培袋进棚前1个月进行杀菌杀虫处理,杀霉菌可用多菌灵500倍液、苯菌清 500倍液等,杀细菌可用漂白粉200倍液、农用链霉素500倍液、万消灵2000倍液等,杀虫可用敌敌畏500倍液、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喷洒棚内地面、墙壁及棚外环境,每周1次,栽培袋进棚前2~3天,再用硫磺密闭熏蒸24小时。
⑤.加强栽培袋发菌期管理,提高菌丝的抗病抗杂能力。出菇期要控制好棚内的温、湿度,温度过高对一般广温型或低温型菌株生长不利,反而为各种杂菌、细菌提供了适宜的温度环境;棚内湿度大对平菇的生长有利,同时也适宜于各种杂菌的生长。
温度方面:进入2月中旬后,以降温为主进行管理,尽量控制棚内温度不超过15度,同时清理棚内已不出菇的菌袋,尽量降低菌墙高度。
水分的管理:出菇期做好补水补养分工作。根据菇体的需要以及天气的变化酌情进行喷水,喷水尽量在上午或下午气温较低时进行,同时结合大通风。进入3月份后,要采用细雾喷水,进入4月中旬后以棚内地下洒水,增湿,尽量不要在菇体上洒水。
⑥.菇棚要建在通风良好,排水便利的地方,棚内通风要顺畅,通风口的设置要以每处料面都能有流动风经过为宜,不可有通风死角,根据气温、天气、风速等因素及时调整通风时间。
⑦.采用覆土栽培时,对覆土材料要进行灭菌杀虫处理。元月20日后不要采用墙式覆土栽培形式。
⑧.搞好棚内环境卫生,采菇后要及时清除残菇,保持地面干净,并定期撒石灰粉进行环境消毒。
发病后处理
目前药物的防治效果还不是很理想,所以应该以预防为主。
①.一旦发生该病,应立即摘除病菇,清理料面,停止喷水,加大通风。
②.用1%漂白粉对棚内走道、墙壁、棚外四周喷洒1次,并用多菌灵加农用链霉素按1∶500倍稀释液喷洒料面,每天1~2次,连喷4天可控制病情蔓延。其他如黄菇清、万消灵、黄斑消、细菌杀、病菌立灭等药物可根据标准用量交替使用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