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樟树已成为我市重要绿化美化树种之一,在城区,各镇的集镇道路,居民小区,单位,园区,公园,以及风景区等处都有栽种.这些樟树基本上都是从外地引进的,樟树螟也随之被引进来.由于大家普遍认为樟树的病虫害很少,对樟树螟为害认识也很少,在防治上重视不够,同时,由于此虫吐丝成苞,居内啃食叶片进行为害,造成不易进行打药防治,这些都造成了樟树螟的为害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樟树螟对樟树的为害,一方面影响樟树的树形与美观,另一方面影响樟树的生长,严重时可吃光所有树叶,导致树木死亡.因此,各地各单位要对樟树螟的为害加以重视,做好为害情况的观察调查,采取有效措施,及时防治.下面就樟树螟的发生特点,当前与今后的防治技术措施简介如下: 一 发生特点 樟树螟(又名樟叶巢丛螟,樟丛螟,粟叶瘤丛螟),一年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冠下的浅土层中结茧越冬.第2年春季化蛹,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卵期5-6天.6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化出危害,7月下旬幼虫老熟化蛹,蛹期10-15天.7-8月成虫陆续羽化产卵.第2代幼虫8月中旬前后孵出危害,该虫有世代重叠现象,6-11月虫巢中均有不同龄期幼虫为害,10月老熟幼虫陆续下树入土结茧越冬. 成虫多在夜间羽化,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2产于两叶靠拢处较荫蔽的叶面,每块卵5-146粒.初孵幼虫集群吐丝连新枝和新叶,使虫苞扩大,形成巢,内有纯丝织成的巢室,充满虫粪,丝和枯树叶.幼虫行动敏捷,稍受惊动即缩入巢内.低龄幼虫有集群性,并随虫龄增大而分巢.每巢有幼虫1-10多条.老熟幼虫吐丝下垂到地面,或坠地入土2-4cm处结茧化蛹.少数在巢中作圆形丝织蛹室化蛹. 二 防治措施 1,当前防治措施 目前,大部分的樟巢螟幼虫仍在虫苞内,10月上中旬将陆续下地结茧化蛹越冬.因此,当前主要采取人工摘除虫苞(巢),集中烧毁,将大大降低来年樟虫螟的为害程度.注:由于害虫处在厚厚的枝叶做成的虫苞内,当前采取喷药防治的方法,效果不明显. 2,10月后至明年4月,对树冠下的土壤进行翻耕,以消灭越冬虫茧. 3,在明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即樟巢螟成虫羽化夜间悬挂黑光灯或频震式杀虫诱杀成虫. 4,分别在6月上旬与8月中旬即幼虫初孵化期,尚未形成虫苞时,喷洒无公害农药进行防治,如灭幼3号0.1%-33%,1%螨虫清0.1%-0.33%的溶液等杀虫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5,在幼虫活动期间,即6-10月,随时发现虫苞,随时采取人工剪摘虫苞,集中销毁的办法,以减少虫口基数,降低为害程度. ( 来源: 姜堰农业信息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