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树根朽病防治
523
切换pc版

桑根朽病是桑树根部病害之一,中国的新疆、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陕西、青海、湖南、浙江、江苏、安徽、四川、云南、广西等省的蚕区均有发生。

病原菌为假蜜环菌,伞菌目,白蘑科,蜜环菌属,学名为Armillaria mellea (Uahl,Quel)。

病原菌主要以根状菌束及皮下菌束随病根在土壤中越冬,当条件适宜时,进行新的侵染,即使病株死亡,菌束尚能存活多年,病害以根状菌束接触传当檀主,落在土内的担孢子,发芽后营暂时性腐生生活,如遇寄主根部伤口也能侵入寄主。本病一般在春、秋季桑树发病较多,病原菌在地温15-32℃均可发育,最适温度为25℃。土壤pH范围在3-8,最适为7.5,但一般在酸性土壤中发病较多。寄主植物种类极广,除为害桑树外,已知寄生木本植物有70科70种,草本植物有40科80种。

桑树发病后,叶色变黄,脱落而至枯死,根系全部腐烂,外皮易于剥离。在5月或9、10月之交可在病株或枯死株根际附近或于根状菌束一端丛生出蜜黄色的伞状子实体。

挖除病株,集中烧毁。发病严重的桑园要用氯化苦或二硫化碳药剂进行土壤消毒。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