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植物的概念及其应用-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513
切换pc版

中国园林网12月2日消息: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或潮湿土壤中的植物,包括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我国水系众多,水生植物资源非常丰富,仅高等水生植物就有300多种。在园林中,根据不同的形态和生态习性可分为五大类:

1、沉水植物:其根扎于水下泥土之中,全株沉没于水面之下,常见的有苦草、大水芹、菹草、黑藻、金鱼草、竹叶眼子菜、狐尾藻、水车前、石龙尾、水筛、水盾草等。

2、漂浮植物:其茎叶或叶状体漂浮于水面,根系悬垂于水中漂浮不定,常见的有大漂、浮萍、萍蓬草、凤眼莲等。

3、浮叶植物:根生长在水下泥土之中,叶柄细长,叶片自然漂浮在水面上,常见的有 金银莲花、睡莲、满江红、菱等。

4、挺水植物:其茎叶伸出水面,根和地下茎埋在泥里,常见的有黄花鸢尾、水葱、香 蒲、菖蒲、蒲草、芦苇、荷花、泽泻、雨久花、水蓑衣1种、半枝莲等。

5、滨水植物:其根系常扎在潮湿的土壤中,耐水湿,短期内可忍耐被水淹没。常见的有垂柳、水杉、池杉、落羽衫、竹类、水松、千屈菜、辣蓼、木芙蓉等。

二、水生植物功能

1、生物多样性功能

水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从陆生逐渐过渡到沉水,层次丰富。此外水生植物的株形、叶形、花形也各具特色。水生植物群落的形成为野生动物、水鸟和昆虫提供栖居地,正是由于这些水生动植物的不断繁衍和相互作用,使水体成为具有生命活力的水生生态环境。

2、美化环境功能

水生植物具有造景功能,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水生植物就是营造园林水景的重要素材之一。各种水体,都得依靠植物来配置出丰富多彩的水体景观,水生植物对水景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以其洒脱的姿态和优美的线条、绚丽的色彩点缀水面和岸边,并形成水中倒影,使水面和水体变得生动活泼,加强了水体的美感。不同形态和色彩的水生植物,会引起人们的各种心理活动和戏曲性效果,挺立在水中的宽叶香蒲和芦苇,阳光下的倒影或在薄雾笼罩的朦胧姿态,使人浮想联翩;月下的芦苇和荷塘的月色,诗一般的宁静,给人一种神秘之感;而菖蒲、睡莲、慈姑、黑三菱、千屈菜等,美丽的花朵竞相开放,迷人的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著名的避暑山庄七十二景和圆明园四十景中,大多数是以水生植物造景为主,如“曲水荷香”、“萍香伴”、“菱荷深处”等景点;杭州西湖的“苏堤春晓”、“柳浪闻莺”、“曲院风荷”等等,都是因为水生植物造景而闻名的。

此外,在开阔水面上,还以可布置浮床、浮岛,在岛上栽培水生花卉,形成"水上花园",为水面增添景色。如宁波北斗河水面上的浮岛,打破了原来单调沉闷的水面,给水体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3、净化水质功能

水生植物不仅有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还具有净化水质的功能。水生植物能行光合作用吸收环境中CO2、放出O2改善水体质量,且能消除水体中许多污染元素,因此说水生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恢复功能。据研究:水葱能净化水中的酚类;野茨菰对水体中氮的去除率达75%,对磷的去除率达65%;芦苇具有净化水中的悬浮物、氯化物、有机氮、硫酸盐的能力,能吸收汞和铅,对水体中磷的去除率为65%;凤眼莲又名水葫芦,它繁殖快,耐污能力强,对氮、磷、钾及重金属离子均有吸收作用;沉水植物还可以促进水中悬浮物、污染物质的沉积,并可通过吸收、转化、积累作用降低水中营养盐,从而抑制水体内浮游藻类生产量,同时能防止底泥的再悬浮,提高水体的透明度。总之,水草茂盛则水质清澈、水产丰盛、水体生态稳定,缺乏水草则水质浑浊、水生动物稀少、水体生态环境脆弱。水生植物在美化水体景观、净化水质、保持河道生态平衡方面具有显著功效。

4、保护河岸、涵养水源功能

利用植物根系具有较强的穿扎固土能力,在坡面上和消落区(最高和最低水位之间的水位变化区)种植耐水湿的乔灌木和地被植物,一方面减少地表径流,另一方面防止或减轻水流、波浪对河岸的侵蚀和冲刷,起到固土护坡作用。同时,植物的根茎叶的生长对土壤具有改良作用,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与性能,提高了土壤持水性,增加了土壤抗侵蚀能力。所以岸边种植水生植物既能保持水土起到固土护岸作用,又能提高河岸土壤肥力,改善生态环境,所以通过种植植物来固土护岸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可行的生态护坡形式。

5、经济效益

水生植物是良好的绿肥,又是好的饲草,它们营养丰富,生长很快,水中的氮、磷被它们吸收后转化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据研究鲜草每一百克含氮0.2—0.24克,含磷0.03—0.09克,由此可以算出,湖中每生长一吨草可以吸收氮素2—2.4公斤,如果湖水按三类水质,每吨水含氮5克,一吨鲜草可吸收800—1000吨湖水中的全部氮素,可以使数千吨湖水变成一类或二类水,而一亩水面可生产鲜草几十吨,净化湖水数万吨。如果用这些草来养鱼、养鸭、养鹅又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种植水生植物时,可有目的地挑选一些利用价值较高的水生植物如绿萍、浮莲、水花生、水葫芦等。再在水中放养适量鱼虾和水禽,适时收获水产品,使水体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生态环境,从而获得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三、水生植物的应用前景

回想儿时,在乡下的池塘旁能看到岸边富有生气的芦苇、菖蒲和水面漂浮着水草,清晰见底的池水,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在岸边的石头缝隙里,伸手一摸,就能捞到螺、虾。那时河水为什么会自然的清澈透明,就是有水生植物和水体小生物在各自生长敷衍过程中起到净化水质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具有净水和造景功能的水生植物逐渐被人遗忘,新建的水利工程不见它的宗影,以对水流控制为目标建造的封闭式毛石护岸和混凝土护岸,封闭了恢复生态河流的梦想。

近年,日本、瑞士、等国,提出应用“生态工法”,对过于人工化的河道、水系进行“多自然型”改造和治理,其基本理念即是遵循自然法则,把属于自然的地方还给自然。通过生态护岸以及水体景观绿化技术,提高水景的综合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并为动植物提供生存环境。

我国水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该地区是我国淡水湖泊的主要集中区(约占全国淡水湖泊总面积的60%),且大部分为浅水湖泊。目前这些湖泊普遍存在富营养化,加上农药、化肥的广泛应用,农村内河水质污染也十分严重,大量的水质净化亟需解决;城市内河水质污染更加严重,人工化驳岸现象普遍存在。最近,北京、上海、苏州、杭州、昆明等大城市已启动重建和修复水体生态环境工程,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验证明,在治理湖水,净化水质,恢复水体生态环境时,水生植物扮演着重要角色。(来源:网易博客)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