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芋炭疽病防治
613
切换pc版

海芋(象耳莲)炭疽病

症状海芋炭疽病病斑出现在叶面上,近圆形至不规则形、褐色至灰褐色,边缘褐色,明显或不明显。病斑上现轮纹状或不规则形,褐色或灰褐色小粒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病原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称胶孢炭疽菌,属半知菌类真菌。有性态为: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称围小丛壳,属子囊菌门真菌。子囊壳聚生,大小125~320×150(μm);子囊55~70 x 9~16(μm),壁可消解;子囊孢子单胞、无色、略弯曲,别于喜林芋叶斑病拟多孢喙壳,大小12~28×3.5~7(μm)。无性态 分生孢子盘盘状生于寄主表皮下,成熟后不规则裂开,有时有刚毛。刚毛褐色至暗褐色,有隔膜,向顶端渐尖。分生孢子梗通常无色,基部分枝,表面光滑。产孢细胞圆柱形,无色,内壁芽生瓶体式产孢。分生孢子直,顶端钝圆,无色,单胞,壁薄,表面光滑有时含油球,大小9~24×3~4.5(μm)。附着胞褐色,棍棒形至不规则形,有时形成复合体,大小6~20×4~12(μm)。偶尔产生菌核,是种的分类依据。过去将不形成刚毛的炭疽菌放在盘长孢属(Gloeosporium),把刚毛多而坚硬、分生孢子新月形的放在丛刺盘孢属(Vermicularia),但刚毛的有无不是稳定的性状。Von Arx (1957、1970)指出Colletotrichum是唯一合法的属名,并把近千个种合并成23个分类单位,B.c.Sutton(1980)承认了22个种,国内在这方面尚缺少系统研究。

发病规律

病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球茎表面或以菌丝体潜伏在球茎内越冬,也可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由伤口或从寄主表皮直接侵入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发病温限12~32℃,气温25~30℃易发病,高于35℃发病少或不发病;此外,水分对该菌繁殖和传播起有重要作用,分生孢子需经雨水溅射才能分散开来,孢子在有水膜条件下萌发。从伤口侵入后经3~4天潜育即发病,有时侵入后潜伏下来。发病适宜温度为27℃,相对湿度为95%左右。发病后病部又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淋水或雨水传播,相对湿度87%~95%进行多次再侵染。该菌积累快,低温条件下也可流行。据笔者多次调查,该花在冬季由南方至北方长途运输过程中,厢式货车内摆放紧凑、湿度较高,加之通风不畅、受冻等因素,易使该病发生,至大部分病叶脱落,严重已成光杆。棚室或养护条件干燥、通风良好时,病斑水分散失,逐渐干燥。据测定相对湿度低于54%则不发病。

防治方法

(1)精心养护。海芋原产亚洲热带,宜选用腐殖土、泥炭土或细砂土盆栽。生长期每1~2周施1次液体肥料,保持土壤中有充足水分,保持半阴和潮湿环境,夏季遮阴50%左右,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越冬温度应高于12℃。

(2)发病初期喷洒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使百克或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