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獭兔养殖》VCD光盘请点击这里
2004年3月,某獭兔场种兔群中发生一种以严重下痢、脱水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约62%,病死率达45%,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结合化验室检验,最终确诊为獭兔泰泽氏病。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发病经过
某养兔场饲养300只獭兔,其中种兔100多只。3月初,该兔场与外地某养兔场交换了15只种公兔,只隔离观察一周,就放入兔群中。3月21日,兔群中个别兔出现拉
稀症状。当时解剖病兔,怀疑是粘液性肠炎,用痢舒达拌料,森隆3号饮水,效果不明显,且病情迅速发展,2天后开始出现死亡。后经化验室化验,确诊为泰泽氏病感染,迅速对大群用土霉素拌料,隔离病兔,用丁胺肌注,青霉素肌注进行救治。
二、临床症状
本病以严重腹泻为主,多呈绿褐色粘稠状便。病兔精神沉郁、不食并迅速脱水,常在出现症状12-36小时内死亡。少数耐过急性期的病兔表现食欲不振,消瘦。
三、病理变化
病死兔脱水消瘦,后肢污染粪便。回肠末端、盲肠及结肠浆膜、粘膜出现弥漫性充血、出血,肠壁严重水肿、增厚,盲肠和结肠内充满气体和褐色糊状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水肿。脾脏严重萎缩。肝脏肿大,有许多灰白色条斑状坏死。少数死亡兔可见心肌上有灰白色条纹斑点或片状坏死区。个别耐过急性期的病兔肠壁因严重坏死与纤维化而增厚,肠腔变窄。
四、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作出初步诊断。用病死兔肝坏死区组织和肠病变部粘膜涂片,姬姆萨染色,几十张涂片中只有几张在细胞浆中发现毛样芽胞杆菌。
五、防治措施
及时隔离病兔,加强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未发病兔群用土霉素拌料,连用五天。病兔开始用青链霉素肌肉注射,各20万单位/只,效果不佳,后改用丁胺肌肉注射4万/只,一天一次,连用三天,病情轻的很快得到控制,发病急的来不及治疗就死亡。二周后不再有新的病例出现,大群基本上得到控制。
六、小结
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病兔的粪便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垫草都是主要的传染源,健康兔接触后即可感染。病菌侵入小肠、盲肠和结肠的粘膜上皮,开始时增殖缓慢,组织损伤甚少,多呈隐性感染。一旦有各种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应激因素存在时即可诱发,病菌就会趁机迅速繁殖,引起肠粘膜深层组织坏死,出现全身感染,造成组织器官严重损害。
据调查分析,这次发病与交换的外地种公兔有关,很可能早已感染此病呈隐性状态。经过长途运输,以及生活环境、气候发生骤变等应激因素的刺激而诱发了本病的爆发。另外,隔离观察时间太短,若能延长到14-21天,也许就能把疫情控制在小范围,把经济损失降到最低,治愈的种兔应淘汰不宜作种用。
通过对本病的治疗,发现用丁胺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资料上介绍的青链霉素,以供同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