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病毒性出血症又称兔瘟,是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月龄以上的青年兔和成年兔,新疫区死亡率可达95%以上,老疫区一般为70%~85%。但近年发病呈低龄化趋势。
1 发病原因
1.1 应激因素的影响
周围环境的应激,如兔舍环境严重污染、空气质量差、保温控湿不良、兔感染病原微生物等,均能使兔在接种疫苗后免疫抑制,产生的免疫力不够坚强或没有产生免疫抗体,不能抵抗兔瘟病毒的感染。
1.2 疫苗及免疫程序影响
疫苗效价低、免疫程序不合理、防疫制度不健全、免疫操作不严、接种剂量不足、消毒不当及母兔免疫空白、防疫密度不能达到100%,存在人为免疫空档。
1.3 超强毒感染
在生产实践中,尽管兔已注射疫苗,兔群抗体水平较高,但仍然发病,正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多今亚型或超强毒株的存在所致。
1.4 其他因素
兔群中个别兔只因受体质、遗传、抗病力、环境、免疫反应的强烈程度的影响,接种后产生较低的抗体,不能抵抗强病毒而发病,加之未及时确诊造成疾病的散播。
2 临床症状
2.1 最急性型
多见于流行初期或非疫区的青年兔和成年兔,健康兔感染后10~20h突然死亡,死前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表现为短暂的兴奋。死后四肢僵直,头颈后仰,少数鼻孔流血,肛门松弛,周围被毛有少量淡黄色胶样物玷污,粪球外附有淡黄色胶样物。
2.2 急性型
多发于青年、成年兔。患兔食欲减退,饮水增多,精神委靡,不喜动,皮毛无光泽,结膜潮红,体温升高到41℃以上迅速消瘦。病程一般为12~48h。临死前表现短时间的兴奋、全身颤抖,四肢不断作划船状,最后抽搐或发出尖叫而死。死亡后出现"角弓反张",少数兔鼻孔流出红色液体。有5%~10%的患兔鼻孔流出泡沫状血液,有的耳内流出鲜血,肛门和粪球有淡黄色胶样物附着。孕兔发生流产和死胎。
2.3 慢性型
多发生于流行后期的老疫区和三月龄以内的幼兔。患兔体温升高到41℃左右,精神委顿,食欲减退甚至废绝1~2d,渴欲增加,被毛粗乱无光泽,短时间内严重消瘦。多数病例可耐过。
3 病理变化
3.1 最急性和急性型
患兔以全身器官淤血、出血、水肿为特征膀胱积尿,内充满黄褐色尿液。有些病例尿中混有絮状蛋白质凝块,粘膜增厚,有皱褶。
3.2 慢性型
患兔严重消瘦。肺部有数量不等的出血点。肝脏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肝细胞比较明显,尤其在尾状叶或乳。头突起和胆囊部周围的肝组织,有针头到粟粒大黄白色坏死病灶区。肠系膜淋巴结水样肿大。其他器官无显著眼观病变。
4 鉴别诊断
急性病例根据流行特点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本病主要呈败血性变化,和兔败血型巴氏杆菌病相似,因此应注意鉴别。但巴氏杆菌病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无明显年龄界限;肝有许多坏死点;呼吸器官、心脏及肠粘膜虽有出血变化,但不及本病的明显;肾不肿大,无明显色泽改变。此外两种疾病的病原不同,巴氏杆菌为两极染色细菌,而本病为病毒。
5 预防
5.1 定期注射兔瘟疫苗是预防本病发生最有效的措施。断奶幼兔30~40日龄作初次免疫,每兔皮下注射1mL;60~65日龄时再次皮下注射1mL,以加强免疫,以后每隔5.5~6个月注射防疫1次。
5.2 严禁购入带病兔,禁止从疫区购兔。
5.3 严禁收购兔肉、兔毛、兔皮等商贩进入生产区。本病流行期间,严禁人员来往。
5.4 为防止本病扩散,应特别注意对死兔的处理,病死兔要深埋或焚烧,不得食用或乱扔,以免散毒。带毒的病兔应绝对欲健康兔隔离,一切饲养用具、排泄物均需彻底消毒,消毒用1%氢氧化钠为宜。
5.5 搞好环境卫生是控制疫区发生的有效措施。
6 治疗 6.1 药物治疗
由于本病是一种病毒病,发病迅速,死亡率高,使用药物效果不佳。
6.2 高免血清治疗
本病发生时,可用抗兔瘟高免血清进行治疗,效果较好。一般在发病后尚未出现高热等临床症状时均可治疗。用4mL血清,一次皮下注射即可。也可用少量血清进行皮下注射,相隔5~10min后取4mL血清加5%葡萄糖生理盐水1次静脉注射10~20mL,效果较佳。但当病兔发病已高达十几个小时,体温升高,临床症状明显时,即使使用高免血清治疗,效果也不佳。在注射血清后7~10d,仍需再注射高免疫苗。
兔群若发生兔瘟,又无兔高免血清治疗,这时应对未表现临床症状兔进行兔瘟疫苗紧急接种,剂量适当加大。
注射时需1兔1个针头,以防接种传染,这样可在5~7d后控制本病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