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石绿禁用时代防治水霉病的药物选择
344
切换pc版

   孔雀石绿不能用了,水霉病怎么办?本文梳理了相关替代药物与防治新思路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长毛病”,此病常年可见,但以冬、春季最为流行。各种水产养殖动物均易被感染,常常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为孔雀石绿有潜在的致癌性被国家列为禁用渔药后,给该病的有效治疗带来了一定难度。笔者现将防治该病的新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一、病原
    
  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真菌性疾病,在我国淡水水产动物中的体表和卵上共发现的水霉有十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水霉和绵霉。水霉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对水生动物种类没有选择性,凡受伤的机体和卵均可被感染致病。

  二、症状
    
  患病的水产动物食欲减退、行动呆滞,在病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有时甚至在鳃部有水霉寄生,并粘附污泥和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故俗称“白毛病”。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经常发生。内菌丝侵入卵膜内,在卵膜内丛生大量外菌丝,故叫“卵丝病”。被寄生的鱼卵,内外菌丝呈放射状,故又有“太阳籽”之称。

  三、诊断

    根据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肉眼观察鱼体或鱼卵上的白毛症状即可作出诊断。必要时用显微镜检查菌丝体。在诊断虾蟹疾病时,要注意将纤毛虫病与水霉病区分开来,在显微镜下,纤毛虫是运动的活体。

  四、常用药物介绍

  1、水杨酸

    水杨酸又名柳酸,化学名称是“邻羟基苯甲酸”,是含有石碳酸环的环型结构物。存在于自然界的柳树皮、白珠树叶及甜桦树中。在医药方面,水杨酸具有抗真菌、止痒及溶解角质作用。在鱼体表感染真菌时,水杨酸可软化角质层,角质层脱落时,也将菌丝同时脱落,此外,水杨酸能帮助其他抗真菌药物的穿透,并抑制细菌生长。水杨酸复配产品为目前治疗水霉病的主要药物。

  2、五倍子末
    
  五倍子系漆树科植物盐肚木的叶或小叶上干燥虫瘿,由五倍于蚜虫穿生而形成。中药中常用于治疗癣、疥等真菌性皮肤病,早在60年代就被用来防治淡水鱼的白皮病、赤皮病、烂鳃病等细菌性疾病及水霉病。五倍子末是渔药国家标准中唯一治疗水霉病药物。缺点是泼洒用量大,2-4 g/m3。

  3、复合丙烯基二硫醚溶液

    复合丙烯基二硫醚溶液是一种以合成大蒜素为主要成分的液体制剂。人工合成大蒜素主要由二丙烯基三硫醚(50%-80%)、二丙烯基二硫醚(20%-50%)、少量的一硫醚和四硫醚组成。大量研究表明大蒜素对真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抗真菌作用强度与苯甲酸、山梨酸相当。

  4、二硫氰基甲烷

    二硫氰基甲烷(MT)是一种高效、广谱性优良的水处理药剂,对水体病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都有很好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部分渔药企业将其开发为防治水霉病药物,其作用机理是:二硫氰基甲烷在分解过程中生成的硫氰酸根阻碍了病原微生物呼吸链中电子的转移,从而导致有害病原的死亡。近年二十年实际应用中证明,二硫氰基甲烷溶液对控制水霉病效果较好。

  5、其它

    多烯类和非多烯类抗真菌药主要有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霉唑,因泼洒用药成本高,所以在实际上使用很少。

  五、预防措施

  1、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1)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受精率,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2)产卵池及孵化用具清洗干净,并用聚维酮碘、戊二醛、苯扎溴铵等药物进行浸泡消毒;(3)孵化过程中,应多次用亚甲基蓝、灰黄霉素、制霉菌素、克霉唑等浸泡处理。

  2、水产动物水霉病的预防   
    
  (1)彻底清塘方法:除去过多淤泥,并用20-30千克/亩生石灰或二硫氰基甲烷溶液0.3-0.5 g/m3或用菌毒克200 ml/亩泼洒;(2)拉网运输和放养鱼种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最好用1 ppm 的5%的水杨酸或2-4 ppm五倍子末或20ppm的聚维酮碘溶液制剂浸泡15-20分钟;(3)亲鱼受伤时用1%高锰酸钾水溶液、碘酒等涂抹鱼体,严重时可腹腔或肌肉注射硫酸链霉素,每公斤鱼5-10万单位。

  六、治疗方法
    
  治疗该病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混合感染综合治疗”。在选择治疗水霉病药物时,注意以下原则:有效性、安全性、方便性和廉价性。单一水霉病时,可选择水杨酸醇溶液、二硫氰基甲烷溶液或复合丙烯基二硫醚溶液或五倍子末等全池泼洒或浸泡,用量参考产品说明书。如果是细菌、病毒等和水霉混合感染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综合治疗方案并实施。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