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节水灌溉 推进结构调整 大祥区创建城郊农业开发样板
323
切换pc版

    湖南邵阳市大祥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推广节水灌溉,破解干旱“瓶颈”,把项目区建成服务城区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9月16日,省、市农业专家考察了丰田、板桥等项目区,赞誉该区树立了城郊型农业开发的样板。
    
      地处邵阳市南郊的大祥区,属衡邵“干旱走廊”。一个“旱”字,卡住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脖子”。列入农业综合开发3年来,该区投入700万元资金,在丰田、板桥等4个项目区推广节水灌溉,15公里主干渠用混凝土夯筑,25公里支渠衬砌成“U”型槽,杜绝了灌溉水的“跑、冒、滴、漏”,而且流速加快,灌溉效益大增。板桥项目区7000亩耕地曾经种水稻“望天收”,种菜种果常遭7月“火南风”。全面推广节水灌溉后,5公里长的主干渠尾水进田从7个多小时缩减至4个小时。
    
      如今,四大项目区全面实现自流排灌,农民结构调整积极性大增。2万多亩水田种的都是优质稻,还推广种植“红小玉”、“黄小玉”礼品西瓜1800多亩。项目区崛起了召伯村草莓、邵水村种苗、和平村大棚菜、新声农庄优质水果等基地。这些基地试验示范微灌、喷灌、滴灌等节水新技术,效益大增。礼品西瓜亩平2000多公斤,产值3500元;大棚蔬菜、优质种苗亩产值也在4000元以上。
    
      该区农业综合开发还多方扶持养殖业,开发出淡水白鲳、白玉蜗牛、南方大口鲶等优质农产品,更加丰富了市民的餐桌,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