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颖枯病又称谷枯病,是由颖枯病菌侵入花器及颖壳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我省主要危害早稻,使受害早稻产量及品质下降。一般可使结实率下降10%左右,千粒重降低0·6—1克,稻谷减产5%—8%,严重的可达20%以上。 危害症状 水稻颖枯病侵害谷粒,初起在颖壳尖端或侧面产生淡褐色椭圆形小斑点,随后病斑扩大,褐色变深,病斑间愈合成不规则大斑,占据谷粒的大部或全部,病斑中央色泽变浅,最终转为灰白色,上生一些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病菌在抽穗扬花和灌浆期侵入,可造成花器干枯、空壳不实,表现为稻穗直立不弯;在乳熟后期侵入引起谷粒变小,千粒重降低,米质松脆易碎,品质下降;黄熟期侵入则病斑小,颜色浅,对产量及米质影响较小。 发病条件 早稻抽穗扬花至灌浆期的多雨天气尤其暴风雨天气是该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条件。病菌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同时,风雨导致谷粒摩擦损伤,有利于病菌从伤口侵入。我省各地早稻的抽穗扬花与灌浆时期介于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此期间内我省各地往往雨量多,光照少,极利于病害发生与流行。因此,老病区要警惕颖枯病的大发生,新病区要做好预防工作。 选用抗病品种 据调查,不同水稻品种对颖枯病的抗性有较大差异,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颖枯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目前的抗病品种有七丝早占、广青占、特玻占、丰澳占、茉莉新占,汕优63、汕优96、优优68、优优8818和Ⅱ优9号等。 采用规范栽培 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比例,防止偏施或迟施氮肥。根据水稻吸肥规律,氮磷钾肥较适宜比例为1∶0·5∶1·0~1·5。培育壮秧;生长前期达预算苗数时要及时露晒田,控制无效分蘖,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性;中后期采用干湿排灌,防止田间湿度持续过大。 种子彻底消毒 种子消毒可减少病菌初侵染源。早稻选用清水浸种24小时,再置于70%甲基托布津或20%三环唑800倍药液中浸12小时,处理完毕冲洗干净,再用清水浸种或催芽播种。 药剂综合防治 剑叶全出至始穗期结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等施药防治非常重要。每亩可用70%甲基托布津或20%三环唑100克,宜担啊叮肮铮? 结合防虫药物均匀喷施。灌浆结实期如果雨水多,要施好第二、三次药,尤其是在暴风雨后要及时施药保护。针对当前气候变化条件,今年早造要特别注意施好第二、三次药,防止颖枯病大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