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前期本田管理技术
316
切换pc版

     作者:董国忠   三、本田灭草
    
      (一)稗草。稗草1.5叶前,即插秧后5—10天施药,每公顷可用50%苯噻草胺1050—1200克,或30%阿罗津750—900ml,或60%丁草胺(去草胺)1.5—1.8kg,混用下列药剂之一即可:10%吡嘧磺隆(10%草克星等);15%太阳星150—225g;10%苄嘧磺隆(10%农得时等)225—300g;30%威农(32%超畏)150g;10%金秋225—300g;20%莎多伏水分散颗粒剂150—225g,毒土、毒肥法施入,保水3—5厘米保持3—5天。稗草2叶前,即插后7—12天施药,每公顷可用50%杀草丹3.5—4kg,混用药剂及使用方法同苯噻草胺。稗草4叶期前,即插后10—15天施药,每公顷用95%禾大壮1.5—2.25kg,混用药剂及使用方法同苯噻草胺。
    
      (二)灭除三棱草。于水稻有效分蘖末期,选高温晴天,每公顷用48%苯达松1.5kg混56%二甲四氯350—400g,对水300kg喷雾;也可选用46%莎阔丹2.5—3kg对水喷雾。施药前一天排干田间水,施药后第二天灌水正常管理。
    
      (三)灭除大龄稗草。当稗草超过4叶期时,每公顷用50%二氯喹啉酸(快杀稗、神锄等)300—400g、或25%二氯哇啉酸600—800g喷雾,施药时保水3—5厘米,保持5—6天。
    
      (四)除草注意事项。一是要根据杂草种类选择除草剂,如杀三棱草用莎阔丹,杀稗草用禾大壮等;二是控制药量,注意施用方法,防止施用不匀,造成药害;三是掌握用药时期,不同叶龄的杂草对除草剂的耐药性不同,选择最佳时机用药;四是保证施药后除草剂发挥药效的条件,丁草胺用后田间要保有水层,敌稗喷后8小时内不能被雨淋等;五是混合用药虽然一次可杀灭多种杂草,但有的农药不可混用;六是除草剂用后的瓶子不可乱扔,以免造成药害和污染等。
    
      四、防治病虫害
    
      我省病虫害的防治主要是防治稻瘟病、潜叶蝇和负泥虫。
    
      (一)稻瘟病。稻瘟病是我省水稻主要病害,基本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轻的造成减产,严重的造成水稻成片的死亡,甚至绝产。水稻得上稻瘟病后,也不容易防治,成本也高,因此对稻瘟病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我省一般每年6月末到7月初是叶稻瘟病的多发期,叶稻瘟不但影响产量,而且会成为穗颈瘟的病源。因此,从6月中旬开始,就着手对发病地块、易感病品种、长势特别茂盛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及低洼地块等进行喷药预防,10—15天后再喷一次药。另外,阴雨天应经常到田间检查,发现病害后立即防治,做到治早、治好、治了,控制发病中心,防止蔓延为害。在药剂选择上,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药剂,如三环唑、多菌灵及富士一号等。
    
      (二)潜叶蝇。潜叶蝇主要为害叶片,使秧苗枯死,腐粒,影响分蘖。一般6月中旬前后,徒长的弱苗、灌水较深及叶片披散的田块最易受害。发现虫卵后,可选用大功臣、一遍净或氧化乐果等喷雾防治。
    
      (三)负泥虫。负泥虫又叫背粪虫,幼虫、成虫均可为害,影响水稻生长。成虫5月下旬到6月初为害,幼虫在6月下旬为害。当田间发现成虫或大量幼虫时,可选用敌百虫、大功臣、敌杀死等防治。也可在清晨露水未退时,用扫帚轻轻将其扫落水中。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