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水稻插秧整地及田间管理
301
切换pc版

    
     绿色食品水稻育秧后,就要对秧田进行一番处理了,以便做好插秧、整地、
    田间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本田整地前要清理和维修好灌排水渠, 保证畅通。 要实行单排单灌,单池面积以
    700-1000平方米为宜,减少池埂占地。耕翻地一般强调以秋翻为主,土壤适宜水量为25
    %-30%,耕深15-18厘米;采用耕翻、旋耕、深松及耙耕相结合的方法。一般以翻一年、
    松旋二年的周期为宜。
    
     5月上旬放水泡田, 用好“桃花水”,节约用水,井灌稻区要灌、停结合,苏达盐
    碱土稻区要大小泡田洗碱。旱整地与水整地相结合,旋耕田只进行水整地。旱整地要早
    耙、 早平、整平堑沟,结合泡田打好池埂;水整地要在插秧前3-5天进行,整平耙细,
    做到池内高低不过寸,肥水不溢出。
    
     本田施肥要增施农家肥, 少施化肥。氮、磷、钾比例为1:0.5:0.3-0.5,可施非硝
    态氮肥, 公顷施腐熟有机肥3万公斤,结合旱耙施入;结合水整地,每公顷施磷酸二铵
    75公斤,要求做到全层施肥。
    
     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2℃-13℃时开始插秧,高产插秧期5月15-25日,不插6月秧。
    插秧规格为:中等肥力土壤,行穴距30*13.3厘米(9*4寸);高肥力土壤,行穴距为30
    *16.5厘米(9*5寸),每穴2-3棵基本苗。拉线插秧,做到行直、穴匀、棵准、不漂苗,
    插秧深度不超过2厘米,插后查田补苗。
    
     插秧后到分蘖前, 可公顷施返青分蘖肥尿素75公斤,7月15日前后公顷施穗肥尿素
    15-22.5公斤。
    
     插秧后返青前灌苗高2/3的水,扶苗护苗。有效分蘖期灌3厘米浅稳水,增温促蘖。
    苏达盐碱土区每7-10天换1次水,实行整个生育期浅水管理,9月初撤水。
    
     有效分蘖中期前3-5天排水晒田。 晒田达到池面有裂缝,地面见白根,叶挺色浅,
    晒5-7天,晒后恢复正常水层。苏达盐碱土区和长势差的地块不宜晒田。
    
     孕穗至抽穗前,灌4-6厘米活水,井灌稻区应实行间歇灌溉,遇到低温灌10-15厘米
    深水护胎。 抽穗扬花期,灌5-7厘米活水,灌浆到蜡熟期间歇灌溉,干干湿湿,以湿为
    主。黄熟初期开始排水,洼地可适当提早排水,漏水地可适当晚排。
    
     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 6月末前中耕两遍,7月10日前人工除草1-2遍。化学除草为
    辅,水稻插秧后5-7天(返青后),每公顷用60%丁草胺1000-1200毫升加10%草克星100-
    150克或农得时200-250克,毒土法施入。
    
     负泥虫用人工扫除。 防治稻瘟病,每公顷用春雷霉素和井冈霉素30-50克对水1000
    倍液叶喷; 或用40%富士一号可湿性粉剂(收获前30天, 仅限用一次) ,公顷用900-
    1125克对水500-700倍液喷施。
    
     当90%稻株达到完熟即可收获。实行单种、单收、单管,割茬不高于2厘米,边收边
    捆小捆, 码小码,搞好晾晒,降低水分。稻捆直径25-30厘米,立即晾晒,基本晒干后
    再在池埂上堆大码,封好码尖,防止漏雨、雪,收获损失率不大于2%。
    
     稻谷水分达到15%时脱谷,脱谷转速达每分钟550-600转,脱谷损失率控制在3%以内,
    糙米率不大于0.1%,破碎率不大于0.5%,清洁率大于97%。
    
     贮藏时温度控制在16℃以下;稻谷水分14%-15%;空气温度70%左右。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