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大面积推广配套技术
292
切换pc版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品种有济麦19号、济南17号、烟农19号和
    莱州95021。这4个新品种分别由山东省农科院、烟台市农科所和莱州农科院育成。经过
    多年的试验、示范,具有综合性状好、品质好、丰产性好、抗逆性较强、产出效益高等
    优点。为加速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推广,2000年国家科技部下达了“高产优质小麦新
    品种的大面积推广”课题,2年来推广面积为16.76万公顷,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其配套技术如下:
     1 搞好优质小麦新品种的试验筛选,选用推广良种
     优质小麦新品种和其它小麦品种一样,只有当环境条件充分满足或适应品种生态、
    生理和遗传特性上的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良特性与生产潜力。否则,其优良特性就
    得不到表现,甚至适得其反。所以,对优质小麦新品种(系)必须进行试验、筛选,然后
    确定是否推广。
     自1995年起,先后对引进的924142(济南17号原代号)、935031(济麦19号原代号)、
    PH85-16和莱州95021等30余个小麦新品种(系),进行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经试验,
    筛选出济南17号、 济麦19号、烟农19号和莱州95021这几个表现突出的品种,均具有丰
    产性好、品质优、适应性较广、抗逆能力强等特点,适宜在青岛地区大面积推广。经国
    家检测中心监测,品质指标达到优质专用小麦标准。
     2 因地制宜,合理搞好品种布局
     优质小麦品质必须与之相应的环境条件相适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环境条件包括
    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栽培措施等。只有了解环境条件对小麦子粒的品质影响效应,
    才能合理布局和制定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充分发挥高产优质小麦的增产潜力,达到高产
    优质的目的。
     在掌握了济麦19号、 济南17号、烟农19号和莱州95021优质小麦品种的特征特性的
    基础上,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合理布局,并实现了品种布局的区域化、合理化、科学化。
    在产量7500kg/公顷左右的高产地块以济麦19号为主,搭配种植济南17号、莱州95021;
    在产量6750--7500kg/公顷的中高产地块以济南17号、 烟农19和莱州95201为主;水浇
    地以济麦19号和莱州95021为主:水浇条件差的肥沃地块以济南17号、烟农19号为主。
     3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加强统一调剂、供种
     为确保用种质量, 建立健全了良种繁育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狠抓了小麦“1
    .2.5”工程和“一圃三田”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立了原种田、一、二级种子田,加
    速了新品种的繁育倍数。生产出纯度高、质量高的良种。对种子田狠抓了品种纯度和质
    量,做到“四统四化”,即:统一品种布局,种植区域化;统一繁种供种,良种标准化。
    统一种植规格,种植规范化;统一管理措施,管理指标化。做到一村一种或连片种植,
    严防机械混杂。在收获前进行了严格去杂去劣。收获时单收、单打、单晒、单独保管,
    种子纯度均在98%以上。
     我们加大了小麦新品种的调剂、供种力度。各市(区) 的用种由各市(区)种子站(公
    司) 进行调剂、供应;各市(区)之间的用种由青岛市种子站(公司)进行调剂、供应,充
    分发挥了良种的增产潜力。
     4 狠抓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措施,确保小麦丰产丰收
     种植优质小麦必须配套相应的栽培管理措施,才能充分发挥高产优质小麦的增产潜
    力。在高产优质栽培技术方面抓了以下四点:
     4.1 抓整地改土,培肥地力
     首先是提高整地质量。重点抓了深耕细作,采用机耕。机耕能打破犁底层,加深活
    土层,扩大根系的营养范围是促进小麦根系发育,提高产量的重要措施。一般耕层为23
    --25cm。
     其次是足墒播种。带茬造墒或整畦后灌水,造墒耕耘耙平播种均可。这一方法有利
    于培育壮苗。
     第三,增加投入,培肥地力。对产量7500kg/公顷以上的地块,施足底肥,施用有
    机肥6.0万--7.5万kg/公顷, 纯氮135kg/公顷,P2O5 172.5kg/公顷,K2O 112.
    5kg/公顷, 硫酸锌15kg/公顷,缺硼地块用硼砂7.5kg/公顷。施肥方法为有机肥、
    氮肥配合,70%磷、钾、硼、锌肥于耕地前撒于地表面,随耕翻入地下;30%磷肥耕后
    施用,有利于苗期吸收。
     4.2 搞好种子处理,提高播种质量
     主要抓了四条:一是精选加工,标牌包装,使大田用种纯度、精度达到了国家二级
    标准。二是确保种子质量,播前做好发芽试验,使小麦发芽率在90%以上。三是进行药
    剂拌种或种子包衣,一般采用20%甲基异硫磷乳剂100g加水2.5--3.0kg,拌种50kg;
    或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按种子量的0.1%--0.15%拌种或包衣。采用以上方法增产
    效果显著,一般可增产8%--15%拌种或包衣的种子可防病、治虫、保全苗,促进小麦生
    长发育等,为16.76万公顷小麦新品种大面积增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4.3 适期足墒播种,确保一墒全苗
     4.3.1 足墒是种好小麦的重要基础
     小麦出苗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 由于我市近2年晚秋气候干
    旱,墒情不足,要浇水造墒。有水浇条件的在前茬作物收获前7--10d浇水,既有利于作
    物正常成熟,又为小麦创造良好的墒情。来不及浇水的可在播后开沟造墒,或小麦播种
    后浇“蒙头水”。做到足墒下种。
     4.3.2 扩大了适期、适量播种面积
     由于2002年气温比往年高, 小麦的最佳播种期可推迟到10月1--10日。播种量因品
    种、 播期、地力水平条件而定。济麦19号、济南17号等4个品种中分蘖成穗率高,适当
    减少播量,一般播量为105--120kg/公顷。早播应减少播量,晚播应加大播量。播种深
    度控制在3--5cm,确保一播全苗。
     4.4 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均衡增产
     4.4.1 出苗后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这是确保全苗的关键。出苗后遇雨,待墒情适宜时,及时
    精耕划锄、破除板结,通气,促根系生长。
     4.4.2 冬前管理
     首先要疏密补稀, 保证苗全苗匀。于4叶期前再进,行查苗,疏密补稀,补后踏实
    并在补苗处浇水。深耘断根,浇冬水前,在总蘖数充足或过多的麦田,进行隔行深耘断
    根,控上促下,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其次是浇冬水,于立冬至小雪期间浇水。墒情适宜
    时及时划锄。
     4.4.3 春季管理
     返青期精细划锄,以通气、保墒,提高低温,促根系发育。起身期或拔节期追肥浇
    水。地力高、施肥足、群体适宜或偏大的麦田,宜在拔节期追肥浇水;地力一般、群体
    略小的麦田, 宜在起身期追肥浇水。追肥量为氮素135kg/公顷。浇足孕穗水,浇透浇
    足孕穗水有利于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穗粒数,保证土壤深层蓄水,供后期吸收利用。在
    施肥上要考虑到:氮磷配合能改善子粒营养品质;增施钾肥改善植株氮代谢状况;增施
    磷肥,可增加子粒赖氨酸、蛋氨酸含量,改善加工品质;增施硼、锌等微量元素,可提
    高蛋白质含量;采用开花至成熟期适当控水,能减轻生育后期灌水对小麦子粒蛋白质和
    沉降值下降的不利影响等,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4.4.4 后期管理
     一是孕穗期到成熟期,浇好灌浆水。二是预防病虫害,及时防治叶锈病和蚜虫等。
    2001--2002年5月中旬至6月,气温较常年偏高,降雨量少,气候条件有利于蚜虫、红蜘
    蛛和叶锈病的发生。为了控制以上病虫的危害,用24%添丰可湿性粉剂225g/公顷对水
    喷雾;2%蚜虱消300g/公顷对水喷雾;对叶锈病用20%粉锈宁1200倍液或12.5%力克
    菌4000倍液喷雾。由于防治及时,大大提高了小麦千粒重。三是叶面喷肥,在小麦孕穗
    挑旗期和灌浆初期喷施了光合微肥、磷酸二氢钾或FA旱地龙,提高小麦后期叶片的光合
    作用,增加千粒重。
     5 采用一套新品种推广的新模式
     一是在推广形式上采取了爆发式推广。即在新品种审定的上一个生产周期就进行较
    大规模的示范种植,使该品种一开始就产生较大的影响,获得良好声誉。采取的措施是:
    第一步风险投资。我站一直承担国家、省小麦新品种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我们注意
    筛选区域试验中表现优势突出的苗头品种(有可能通过审定的),生产其亲本种或原原种,
    加倍繁育新品种,为大田用种子预备可靠数量的种源。第二部超前生产大田用种子,品
    种一旦通过审定就开始超前生产用种。第三部区域化布局。投放种子的地点要区域化,
    以利形成规模效应。扩大影响。
     二是在推广内容上采取新的配套推广方式。将良种良法和提高农民使用新品种的当
    季效益与全年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即在推广新品种时,采取了推广新品种与提供茬口配
    套技术相结合。办法是:首先,以推广新品种为主体,提高种子的纯度、品质及商品性。
    同时提供茬口配套服务,促进农产全年经济效益的增长。其次,在种植新品种的农产中
    开展高效栽培竞赛活动,及时分析成功典型,总结推广其先进栽培技术,运用群众的力
    量丰富新品种的栽培技术,扩大推广者的经济效益。
     三是在推广战略上利用“产业化”运作。主要是提高使用新品种的综合效益,将被
    推广品种的种植者、产品的加工者、消费者联合起来经营,与面粉厂签订购销合同,实
    行品种专营。通过加工增值和品牌效应,落实优质优价的农产品收购政策,提高参与者
    的经济效益,从而扩大了新品种的推广规模,延长品种的使用寿命。 陈秀英 崔成
    健 王培祥 管明利 (山东省青岛市种子站 266071)
     摘自于2003年第3期《种子世界》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