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锈宁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佳期的探讨
575
切换pc版

       小麦条锈病是偶发性具常发区气流性传播病害,大流行年往往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近年来,由于新的生理小种处于活跃的分化期,使现有生产上推广品种的抗性丧失,全国小麦生产处于条锈病的潜在威胁之中。由于条锈病新生理小种正处在活跃的分化期,加上小麦育种周期长,抗病品种的选育进度赶不上条锈病新生理小种的发生发展速度,不能满足生产上对抗病品种的要求,在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小麦条锈病的防治由生物防治、品种抗病为主转向化学药物防治为主,粉锈宁的研制成功及普及应用,为化学防治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由于对小麦条锈病流行病学和粉锈宁药理知识掌握不全面,往往造成生产上盲目用药,既达不到预期的防治效果,又造成环境污染,增加生产成本投入,经济效益降低。该文就粉锈宁防治小麦条锈病最佳时期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为生产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一、小麦条锈病的潜育期  小麦条锈病的潜育期是指夏孢子芽、入侵、形成新夏孢子堆的日数。潜育期的长短,取决于小种——寄主关系、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其中以温度对潜育期长短起着主导作用。根据多年来接种观察记载结果,从整理出的小麦条锈病潜育期生长情况发现,不同年份、不同品种小麦条锈病潜育期在10—42日之间,潜育期积温为220.1℃—252.3℃之间,平均为230.8℃日。潜育期间日平均气温偏低,潜育期积温亦偏低,日平均气温偏高,潜育期积温也偏高。  二、粉锈宁的药效期  粉锈宁又名三唑酮,是三唑类高效内吸杀菌剂,具向顶性传导特性。粉锈宁为内吸性杀菌剂,药物被植物体吸收后传导到植物体内分布于全株,对体内病菌起到杀灭作用。  施药后到显效时的日数称为显效期,粉锈宁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显效期,据观察记载,1990年2月13日在小麦品种9263上的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60kg喷施,于2月28日,表现出夏孢子堆萎缩,颜色由鲜黄逐渐变暗淡,显效期15日;2000年3月23日,在感病品种川育11号上667平方米用15%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70kg喷施,于4月2日,表现出孢子堆萎缩,显效期10日。显效期一般在10—15日左右,温度高时显效期短,温度低时显效期长。据1990年和2000年两年接种试验观察结果,有效期只能维持5—7日左右,温度高时有效期偏短,温度低时有效期偏长。  三、最佳防治期  用粉锈宁防治小麦条锈病,以有中心病团出现为准,无论何时何生育期,若田间出现中心病团,均应及时防治。田间中心病团的出现,预示大规模流行的开始,用药过晚达不到防治效果。  小麦拨节期是小麦最后3片功能叶开始抽出时间,小麦籽粒90%的产量均来自最后3片叶的光合产物,保证最后3片叶不受小麦条锈病危害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如小麦拨节期前后出现中心病团,应立即每667平方米用粉锈宁15%可温性粉剂100g对水60kg—80kg喷施,这时当地正处在2月上旬左右,气温较低,施药后显效期15日左右,有效期7日左右,潜育期30日左右,第2次用药与第1次用药相隔40日左右为宜(即在小麦孕穗期前后)。小麦孕重期用药,由于气温回升,施药后显效期10—15日,有效期5—7日,潜育期15—20日,第2次与第3次用药30—35日为宜,即在小麦开花期前后开始第3次用药。开花期用药后由于气温回升高,施药后显效期10日左右,有效期5日左右,潜育期10日左右,25日后小麦即进入灌浆后期,由于气温回升高,小麦条锈病分生孢子萌发受到抑制,即或有感染对产量影响不大。  拨节期前后发生中心病团的重发生年用药3次,孕穗期前后发生中心病团的中等发生年用药2次,开花期前后发生中心病团的轻发生年用药1次,即可达到有效防治目的,确保丰收。  孕穗期前后用药与拨节期前后用药相隔40日左右,开花期前后用药与孕穗期前后用药相隔30—35日的间隔时间是提高减少污染,降低成本的最佳防治时期,各地可根据本地气温、潜育期积温和所需日数,结合粉锈宁显效期、有效期等资料,计算出适宜当地的最佳用药间隔期,达到不漏防和重防,取得经济用药、有效用药的目的。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