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麦田种植结构 实现小麦增收
501
切换pc版

    
     山东省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过多年调查、试验、研究,并经过初步示范、推广
    和生产实践检验,认为在当前小麦生产情况下,进行麦田种植调整,包括种植制度调整、
    技术改革和经营管理改进,可使每1/15公顷(1亩)麦田在原来基础上增收300元左右。
     一、更换种植优质专用、高产小麦良种,实行规模生产
     优质专用小麦可比普通小麦价格高10%~30%,所以要更换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品种。
    目前山东省推广的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有烟农15、PH85-16、济南17(原名924142)、济
    南19和烟农19(原名烟优361)等,可因地制宜选用、试种。
     种植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所生产的粮食,要作为成品优质粮食出售,还必须具备一定
    条件,即:商品粮食是否成批量生产、是否混杂有其他品种、质量上是否符合统一标准
    等。因此,在农户与农户间与面粉厂间,还必须有中介机构(农业局、粮食局等)进行
    组织联系、协调、订立合同和技术指导等。
     山东省三○工程小麦课题组研究提出的“1, 2,5小麦良种繁育制度”和“统一供
    种办法”应该坚持。要组织一村种一个良种并进行技术指导,以免混杂,初步达到规模
    生产。
     二、提倡小麦间套其他作物,一年三作三收,采用统一间套规格,有利于机械操作
     小麦间套其他作物的种植模式,以每带20厘米+40厘米为一带,20厘米为小麦种植
    行, 种2行小麦,行距20厘米;40厘米为菠菜间作行,中间种一行菠菜。小麦与菠菜同
    时播种。 菠菜于4月初小麦拔节前收获完毕,然后套种夏玉米,一年三作,小麦不仅不
    减产,多数情况下还能增产,更重要的是还能多收一茬菠菜(或其他秋冬生长蔬菜),
    产值可达200~500元。
     该项种植模式具有间套通用性强、兼容性广的特点,有利于机械操作,在种植业结
    构调整中具有重要作用。
     三、严格执行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提高质量,减少投入,降低消耗,有利于小
    麦高产、优质,防止环境污染
     山东省小麦生产应适当扩大精播、半精播麦田面积,重视下列技术措施:
     1.秸秆还田,多施农家肥,培肥地力。
     2.保证麦田整地质量, 适时早播,根据地力及品种特性确定精少量播种量或基本
    苗,培育壮苗,以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遗传潜力。
     3.逐步改用吸孔式小麦精密播种机播种小麦, 做到粒粒等距,无缺苗断垄,无疙
    瘩苗。处理好麦田群体与个体矛盾,既达到培育壮苗,又保证有足够的穗数。
     4.平衡施用化肥,适当降低氮肥施用量,精使农药,防止浪费,减少污染。
     5.采用旱作农业技术,经济用水,降低支出。
     6.深耘断根,控促结合,增产防倒,减少消耗。
     7.机械收割,减轻夏收艰苦体力劳动。
     8.良种良法配套,统一技术指导,做好服务工作。
    进行上述改革,每1/15公顷麦田在原来基础上可增收300元左右,其中3/5左右来自间
    作套种,1/5左右来自订单农业,粮食优质优价;1/5左右来自小麦新增产量和降低成
    本。
     ● 山东省小麦顾问团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