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节水省肥超高产技术
521
切换pc版

    由中国农业大学王璞教授、王志敏教授主持的河北省与国家“十
五”攻关研究,“冬小麦节水省肥超高产技术体系”,在严重缺水的
河北省沧州地区吴桥县经过8年攻关,建立了在每亩节水50~100方、
节省氮肥30%~50%的基础上,通过两年的大面积示范获得成功。在
浇足底墒水、生育期浇2水、亩施纯氮肥12~15公斤、氮磷钾配合全
部底施的条件下,连续2年亩产达到600公斤以上。实现了水肥高效利
用与超高产的统一,走出了一条在资源限制条件下大幅度提高粮食产
量的新途径。
  据介绍,该项技术体系措施简化,投入少,农民易掌握。关键技
术在中上等肥力土壤上,浇足底墒水、全部肥料基施、适当晚播增加
基本苗、提高整地质量和播种均匀度、暄土保墒、拔节和开花期限水
灌溉、选择种子根数目多、叶片小、籽粒灌浆快的品种等。  
  这项技术充分发挥和利用了叶片以外的非叶绿色器官的高光效、
强抗逆机能,持续高效利用光能。小麦穗、穗下节间、叶鞘等非叶绿
色器官直立分布于植株上层,不仅具有良好受光的空间优势,而且具
有类似于玉米C4型的高效光合机制,其耐旱耐热性高于叶片,在适度
干旱和高温胁迫下,其C4型光合机制可被诱导增强,能弥补逆境下叶
片光合的不足。专家说,传统高产栽培模式过分强调叶片的作用,对
非叶光合器官的作用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小麦节水省肥超高产技术体系”的建立,改变了传统技术模式,
通过高密度栽培、拔节前控水和选择叶片较小的品种,创造大群体、
小叶型、群体中非叶器官比例高的株群结构,突出发挥非叶器官光合
作用,使群体高光效和肥水低消耗得到有机统一,这是水肥限制下超
高产的重要原理。   
  主持人王璞教授说,充分发挥和利用种子根的持续吸收功能,高
效利用下层土壤水肥资源。小麦种子根可以下扎到2米土层以下,在
上层土壤干旱条件下可以利用下层水肥维持植株生长。通过选择种子
根数目较多的品种、增加播种量、拔节前控水促根下扎等技术措施,
增加土壤下层根系比例,是节水省肥栽培的重要原理。    王志
敏教授认为,充分发挥技术措施对稀缺资源的补偿作用,也是弥补水
肥限制对作物产量形成的不利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人员长期致力于粮食高产、高效技术研究,在
“七五”和“八五”期间创立了“吨粮田技术”和“小麦节水高产技
术”,并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小麦
节水省肥超高产技术体系”的形成是在“吨粮田技术”和“小麦节水
高产技术”之后又一重大技术突破,这一技术体系适合于黄淮海地区
推广应用。可应用面积近1亿亩,技术的应用可以使现行高产田产量
和水肥利用效率同步提高20%以上。它证明我国粮食的技术增产潜力
巨大,在综合技术作用下适当投入,可以实现高产出和高效益。对我
国粮食安全、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  
  有关专家日前对这一栽培技术超高产示范田进行了田间检测。实
测结果,3户示范田面积12亩,平均亩产648.2公斤。  (新华)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