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二00四年夏玉米播种技术建议
360
切换pc版

    
    

  为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200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的玉米生产,应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基础上,提高玉米品质,增加产品效益,促进玉米生产发展,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一、石家庄市玉米生产形势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1999年以来,石家庄市玉米面积由467.4万亩,到2003年调减为418.1万亩,调减49.3万亩,减幅为10.5%,但低于同期小麦12.6%的调减幅度。亩产470公斤左右,玉米单产出现徘徊,总产200万吨左右。随着科学技术和时代的发展,玉米已不是单纯的粮食作物,已成为饲料、医药、食品加工的主要原料。玉米的商品转化率和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玉米品种的选择和种植,由普通增产型种植,逐步向兼用、专用、特用质量增值型种植发展。以粮饲兼用、粮药兼用为主,但专用的玉米面积很小,专用品种匮乏,没有形成区域化、规模化集中生产。

  目前石家庄市玉米用途广泛,粮、经、饲兼用。据不完全测算,目前全市饲料企业直接转化玉米110万吨,加上农户散养,畜牧业年转化玉米在250万吨左右。制药、淀粉等加工企业年转化玉米100万吨左右。玉米产量不足。同时,玉米秸秆基本实现了综合利用,青贮、压块饲料正在发展。玉米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

  二、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品种布局结构不合理。目前石家庄市的玉米品种布局主要是粮饲兼用型的。发展饲用、药用玉米的最大问题是品种匮乏,这几年各育种部门注重了高蛋白、高淀粉等专用品种的研育,但由于起步晚,进度慢,尚未推出理想的品种。“中单9409”、“石玉7号”、“冀玉9号”等几个品种的面积很小。甜、糯、黑、爆裂型等特种玉米品种面积只有点片种植,还未形成规模。

  (二)优质不优价。专用玉米生产缺乏必要的品质检测和产品跟踪检测,尚未得到养殖业、加工业的认可。玉米目前国家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不按品质定价,优质玉米价格不优,为此一些高赖氨酸、高蛋白质、高淀粉的专用玉米推广速度很慢,重产量不重品质的问题仍存在。影响了优质专用玉米生产的发展。

  (三)调优栽培措施未得到普及。随着优质专、兼用品种的出现,有的仍采用普通型品种的栽培措施,存在着密度过大,播期偏晚,施肥单一重氮轻磷钾,后期浇水跟不上,病虫防治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优质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效益低。

  三、今年玉米播种技术建议

  (一)总体指导思想。按照石家庄市畜牧业的发展和建设北方药都的总体规划。玉米生产应以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玉米产业总体效益和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效益为核心。优化玉米品种结构,突出发展优质饲用、药用玉米品种,提高玉米综合效益。

  (二)总体技术路线。按照优质专(兼)用玉米生育特性。以选用优质品种为基础,一是采取扩大种植行距,降低密度,走“降穗数、增粒数、提粒重”的技术路线;二是采取科学施肥,氮磷钾配合使用,实行“稳氮、补磷、增钾”的肥料运筹方法;三是采取“前足、中控、后增”的优化浇水措施;四是推行“适期播种”,尽量延长玉米生育期,增加光热资源;五是“采取病虫草综合防治”;六是大力推广秸秆青贮、挤丝打捆和直接还田等综合利用,实现玉米粮杆兼用。达到降低成本,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三)玉米播种技术要点。打好玉米播种基础是关键,按照总体指导思想和总体技术路线,今年玉米播种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条措施:

  1、优化品种布局。按照中央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要求,以及总体指导思路和总体技术路线,依据我市玉米需求和河北省优质专用玉米优势区域规划,要加大饲用玉米和药用玉米开发力度,调优品种,实行玉米分类种植,合理布局。围绕着畜牧小区发展蛋白质、赖氨酸含量较高的饲用玉米和青贮玉米。品种以农大108、冀丰58、邢抗2号、郑单958等粮饲兼用品种为主,并积极示范推广中单9409、高油115、中原单32等专用品种,围绕着淀粉生产区。发展石玉7号、石玉8号、冀玉9号等高淀粉玉米品种。并积极示范推广其他饲用、药用专用品种。根据市场需求适度发展甜、糯、黑、爆裂、多彩等特种专用玉米。

  2、适期播种。今年推广的玉米品种生育期100天以上的品种较多,并且随着小麦机械化收割的普及,以及玉米机播的普及,玉米套种面积越来越小。为满足玉米生育期,充分发挥增产潜力,保证实现玉米高产优质,必须采取适期早播。对生育期长的品种尽量采取麦收前麦垄套种。贴茬播种的采取麦收后机械抢时播种。尽量争取较多的光热资源,充分发挥品种增产潜力,达到理想的产量和品质。对青贮玉米,可适当进行拉时播种(6月10—20日),以便于青贮时间的错开。对甜、糯、黑、爆裂、多彩等特种专用玉米,要采取隔离种植,防止串粉,保证特色品质。

  3、扩大行距降低密度。针对目前推广品种大多属植株高大的大穗型品种,小行距高密度的群体结构已不适应。应采取适当扩大种植行距,降低种植密度,推行1.2:2.4尺大小行种植形式,重点推广1.8尺等行种植形式。种植密度一般大穗型品种3600—4000株/亩,青贮玉米密度可适当提高,一般比籽粒收获玉米每亩高200—400株。

  4、搞好药剂拌种。采取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可有效防治根腐病、蓟马、地下害虫。防治玉米病毒病可用1.5%植病灵Ⅱ号10ml,兑适量水,拌玉米种5kg;防治根腐病、黑粉病可用50%多菌灵或粉锈宁可湿性粉10—15g,兑适量水,拌5kg玉米种;防治玉米大小斑病可用玉米拌种保苗剂40g,拌玉米种5—7kg。防治地下害虫可用50%锌硫磷乳油,用量不超过10ml,兑适量水,拌玉米种10kg。种衣剂包衣,可选用玉丰收50ml,包种子5—7kg,既防病又防虫。

  5、苗期早管。麦收后要抓好“五早”,实现“四苗”。早防病治虫、早浇缓苗水、早追提苗肥、早间定苗、早喷除草剂”。实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