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植棉高产栽培技术
372
切换pc版

一、影响盐碱地棉花高产的制约因素

1.出苗保苗难

盐渍化引起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种子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加上春季盐碱地地温回升缓慢,易造成烂种;出苗后又常受低温、盐分、水份等条件的影响,易造成老小苗,生长迟缓,甚至引起死苗。

2.棉花前期发育不良

由于盐碱含量高,降低了棉花对养分的吸收能力,加之盐碱地有机质含量少,肥力低,土壤板结,棉花前期生长势较弱,不利于丰产株型的正常发棵。

3.棉花后期贪青晚熟

盐碱地棉花后发性强,致使棉株后期旺长,增加秋桃率,影响棉花的产量和等级。

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①秋耕冬翻,压盐排碱 通过大水漫灌和耕翻能明显降低土壤表层盐碱浓度,同时,加强排、灌渠的疏通,降低地下水位,防止次生盐渍化。

②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 盐碱地养分匮乏,土壤肥力差,因此,盐碱地的改良应与培肥地力相结合。多施有机肥,推广平衡施肥技术,补施微量元素(如锌肥、锰肥、硼肥等),能有效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改善土壤通透性,增强蓄水保水能力,提高棉花产量。每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2~3吨、二铵15~20千克、尿素20千克、硫酸钾5千克,作基肥一次施入。

③掺沙改土 犁地后每667平方米掺沙3~5千克,整地时均匀掺入表层土壤,有助于压碱、破板结,利于出苗。

④种植绿肥 盐碱较重的地块,通过种植绿肥改良土壤,能有效地降低盐碱度,培肥地力。

⑤使用盐碱丰 使用盐碱丰能明显降低土壤盐碱度。每667平方米施30%盐碱丰1千克。

2.合理密植

采用矮、密、早栽培模式可有效地增加果枝数和铃数,以群体优势夺取高产。目前,在和静县可推广的模式有:

①1膜4行缩株模式 1.4~1.5米膜,膜上行距30+45+30厘米,交接行50~55厘米,株距9厘米,理论密度1.7~1.8万株/667平方米,实际留苗1.5~1.7万株/667平方米。

②1膜4行缩行模式 1.4~1.5米膜,膜上行距20+40+20厘米,交接行50~55厘米,株距12.5厘米,理论密度1.5~1.6万株/667平方米,实际留苗1.4万株/667平方米以上。

③窄膜1膜3行模式 90厘米膜,膜上行距25+25厘米,交接行50~55厘米,理论密度1.5~1.6万株/667平方米,实际留苗1.5~17万株/667平方米。

3.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矮密化栽培的耐盐碱品种,如新陆早8号、新陆早9号、新陆早10号、新陆早13号、中棉所36号等,在盐碱地种植,丰产效果较好。

4.适期晚播

盐碱地土壤春季偏凉,地温偏低1~2℃,播种时应适时晚播,播量应稍加大,播种深度也适当增加,有利于提高出苗率。

5.加强田间管理

前期管理应以“促”为主,促苗早发。中后期管理应以“控”为主,防贪青晚熟。主要措施有:

①勤中耕 中耕既能破除板结,提高地温,利于棉株正常生长,又能切断土壤毛细管,控制下层盐分随水分蒸发上来,抑盐返碱。提倡苗前中耕。

②加强肥水管理,促苗早发 如果棉田不旱,一般情况下,见花或见桃浇头水,大约在7月上旬,过10~15天再浇二水,盐碱地一般只浇1~2水。

③合理化控 从蕾期开始要进行多次化控,前期要轻控,可用缩节胺1~1.5克/667平方米重控1次,具体喷药次数和用量可根据天气、地力、棉花长势等确定,棉株高度保持50~60厘米为宜。

④水控 盐碱地浇1~2次水,7月底前停水。

⑤去无效花蕾 8月初以大蕾为界,8月10日以后以花为界,人工摘除无效花蕾,促进田间通风透光,减少无效养分消耗,减少秋桃,增加铃重。

⑥加强病虫害防治 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相结合。棉蚜发病初期采用点片挑治、黄板诱杀等方法,切忌大面积喷药。防治棉铃虫采用种植玉米诱集带、杨枝把诱蛾等措施,能起到节本增效的目的。采用化学防治注意轮换用药,避免产生抗药性。

作者单位:和静县农技站

    

点赏 点赞 0收藏

热门评论
相关百科

您可以给编辑者赏赐一定智农币

×
  • 5智农币
  • 10智农币
  • 25智农币
  • 50智农币
*注意事项:1人民币=100智农币
  当您的智农币不足时将会从您的账号余额中扣除相应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