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干旱、高温 在农产品的重要生长期,全球多个地区接连出现的极端天气再次搅动农产品市场,包括大豆、玉米等在内的大宗农产品再现“井喷”行情,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一个月内涨逾20%,创下近两年来的最快涨势纪录。国际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会否带动国内农产品价格的反弹?
极端天气搅动农产品价格
美国国家气象局日前发表声明说,美国中西部地区持续多日的高温天气连创纪录,超过50%的国土受到干旱影响。
连续的高温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由于大豆、玉米等产品正处于生长关键时期,市场预期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将导致玉米、大豆等作物减产,国际大豆、玉米市场价格大幅上扬。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市场大豆期货价格从6月初触底反弹以来,涨幅已超过22%,创下近两年来的最快涨势纪录。
与此同时,玉米价格也连续上涨,美国市场玉米价格从6月中旬开始强劲上扬,截至目前,跟踪玉米期货价格表现的玉米指数在不到20个交易日上涨了37%,创出2011年9月份以来的新高。
受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带动,国内市场两大品种也出现强劲上涨,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主力合约在过去一个月内每吨上涨了近500元,涨幅达到11%。国内玉米市场尽管与国际市场关联度较低,但受替代等方面的影响,玉米期货主力合约同期也上涨了近5%,跟踪一揽子农产品价格表现的农产品指数同期累计上涨了7%。
光大期货分析指出,在关键生长期,天气对农产品单产和最终面积的影响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天气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前,市场仍可能维持牛市行情。
进口依赖度高加大涨价压力
目前我国对大豆的进口依赖度高达70%,玉米的进口量也有所增加,大豆、玉米价格的持续上涨是否会带动国内相关农产品价格的强劲反弹?
实际上,与国际市场相比,国内市场豆粕的涨幅更大。“一方面,由于油脂产品有替代效应,包括棕榈油等其他油脂产品的价格涨势还较为温和;另一方面,由于生猪存栏量上升,对下游饲料的需求较大。”新湖期货农产品分析师时岩说,在目前猪粮比仍不理想的情况下,饲料成本上涨将对养殖行业形成较大压力。
在一些分析人士看来,天气引发的供应因素炒作可能会贯穿整个下半年。“在基本面上,大豆等市场并不占优势,除了天气威胁美国市场产量外,国内市场种植面积也在减少,去年南美地区减产导致库存并不充足,预计在明年南美重新开始种植前,市场仍可能处于偏紧的局面。”
国内主粮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不大,但大豆产品的涨价或将带动下游食用油产品价格跟涨。此前,金龙鱼等品牌的花生油系列产品已进行调价。“由于原料价格居高不下,本次花生油调价幅度约为8%,这只能略微减轻企业亏损程度,企业仍处于亏损的边缘。”金龙鱼食用油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在大豆市场上,由于前期贸易融资形式进口了大量大豆,因此市场的调价压力在短期内可能不会显现出来。”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马文峰预计。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邵娜也指出,夏季是食用油消费的淡季,大豆油、菜子油等油品上涨的动力不强,不过,到9月食用油消费旺季时,大豆油和菜子油都可能出现上涨行情。
农产品价格调控出路何在?
从猪肉到大蒜、鸡蛋,从花生到大豆 近年农产品涨价“你方唱罢我登场”。邵娜分析说,一旦食用油价格上涨,方便面等使用食用油较多的煎炸食品,以及餐饮行业价格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以往的监测来看,可能会小幅跳高。
如何控制农产品价格波动,同时又平衡农民、厂商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已经成为一个监管难题。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我国农产品时而卖难价格下降、时而供给减少价格大涨的“大小年”现象并未得到真正解决,驾驭市场规律的能力以及保障农户利益的手段如今看来仍然不足,而且很多农产品价格跟涨不跟跌也让消费者叫苦不迭。“我国在农产品供应上最大的挑战就是供应不稳定,农业生产依然脆弱。”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定寰在其着作《“农超对接”怎么做》中这样写到。
胡定寰表示,国内市场依然是“小农户”对大市场的格局。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也就四五亩地,且土地不成片,无法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生产成本较高。由于每家每户生产的数量有限,只能通过中间的商贩集中收购,几经倒手农产品才能“从农场到餐桌”。随着国内农业商品化、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小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抗风险能力已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要求,国内亟须培育一批有实力的农业商业企业,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而在消费端,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庄健也指出,消费者对食品价格最为敏感,“如果收入增速超过GDP和CPI,百姓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庄健说。